第278章 皆如所料(1 / 2)

韦弘英这日罕见的没有摸鱼,而是在太常寺焦虑的待着,等候消息。

太常寺掌宗庙礼仪,修明礼乐,乃礼法的最高行政机构。

昨夜思量一夜,韦弘英便觉得可以从僭越入手。

陈青兕此番立下如此大功,却不得封赏,想来陛下是对他在漠北乱管闲事,存有不满。

对着这个思路来弹劾,保管一弹一个准。

于是,韦弘英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千字的弹劾奏章,指责陈青兕行为处事狂放,不合礼制。

韦弘英虽是太常寺的一闲官,但唐朝法制深受李世民影响,广开言路,不以言论问罪,故而韦弘英在这方面是有话语权的。

今日一早,韦弘英便将自己弹劾陈青兕奏疏上表。

韦弘英有些激动,想着自己此番弹劾,定然暗合圣意,也许不用叔父提携,自己就能入得天子眼,从而得到腾飞的机会。

擦拳磨掌。

目光看着屋外,好似望夫石一般。

突然一个人影出现在面前,韦弘英怔了怔,立马上前道:“见过家……啊!”

人影健步如飞,来到韦弘英面前,一个巴掌就扇了过去。

韦弘英便如陀螺一样,转了两个圈,一头栽倒在地上,脑袋撞击在地上,再度发出一声惨叫。

韦弘英给这一巴掌打蒙了,一时不知我是谁,我在哪?

来人一巴掌似乎不解气,上前又踹了一脚。

韦弘英给踹倒在地,也因此清醒了,心中莫名悲愤,却也不敢说什么。

因为来人是他堂兄,也是京兆韦氏现在的当家韦弘表。

虽是堂兄,但两人相差三十余岁,他们这一脉,辈分偏大、

韦弘表出身京兆韦氏驸马房,起家左勋卫,负责宫禁宿卫。与杨广、李渊相交莫逆,义宁元年,归顺唐国公李渊,拜检校上城总管,授上仪同三司,虽因与李渊关系莫逆,受到了李世民的冷遇,却也是韦家的金字招牌。

如韦氏这种大族世家,家主的权威是不可撼动,深入骨髓的。

韦弘英被打了也不敢抗辩,只是乖乖的跪伏道:“家主莫要动怒,切勿伤了身体。”

尽管心中一千个一万个不忿,脸上胸口都是火辣辣的疼,却依旧表现的很孝顺。

“有你这畜生在,没有给你气死,已经得三清天尊庇佑了。”

韦弘表气得破口大骂。

韦弘英依旧不明所以,叩首问道:“请家主明示……”

韦弘表见这后辈连自己错在哪里都不知道,气得几乎打起了摆子,手指着韦弘英道:“谁给你的胆子,上疏诽谤庙堂重臣!”

韦弘英面色大变,张了张嘴,终于意识到自己似乎想多了……

韦弘表一大把年纪了,在庙堂上也就混个日子,不为那一点俸禄,而是要有这么一个人在位子上。

今日李治急召他觐见,韦弘表还以为有什么好事。

结果李治劈头盖脸的将他训斥了一顿,然后让他将韦弘英给领回去。

韦弘英地位太低,李治连骂他的冲动都没有。

韦弘表得知一切,杀人的心都有了。

“少在这里丢人现眼!跟我回去……”

东宫太子府。

郭瑜正在课堂讲课。

陈青兕一如既往的认真听着,今天他准备充分,还特地备了纸笔,将郭瑜所讲《五经正义》里的经典内容注解写下来,好回去复读。

这一下却让本就胆怯的郭瑜,手足冰凉,忍不住暗思:他在计什么?统计自己的过失?

自己一直小心谨慎,没有犯错吧。

“陛下驾到!”

便在这时,外边传来一阵高呼。

郭瑜吓得脸色苍白,手中的戒尺都掉落在地,满脑子的“完了完了完了”。

李治双手扶背入内。

陈青兕、李弘、贺兰敏之、李尚丘等人纷纷起身相迎。

“儿臣见过父皇!”

“见过陛下!”

李治伸手示意免礼。

陈青兕起身的时候,注意到了他手上似乎拿着一本奏章。

李治摸了摸李弘的脑袋,又摸了摸李尚丘的脑袋,以示亲近。

李弘是他的儿子,而李尚丘则是李孝恭的嫡长孙子。

作为唐朝宗室功勋最高者之后,李尚丘的地位显然也不一样。

李治对着郭瑜点了点头,道:“博士继续讲课,陈爱卿,我们出去说。”

陈青兕跟着李治走出了学堂,往西行去。

李治对于东宫还是很熟悉的。

君臣二人一前一后,来到了太子府的一处凉亭。

“伱且看看!”

陈青兕看着李治递来的奏章,打开细看,赫然是韦弘英弹劾自己的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