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遇袭 醉酒(1 / 3)

第317章遇袭醉酒

陈青兕知道赤玛洛的才能本领,就算你说的天花乱坠,甚至将证据摆在她眼前,赤玛洛也不会相信。

赤玛洛这样的人,注定不会轻信任何人,彼此的敌对关系,不存在信任二字。

唯有事实发生在眼前,由其本人亲自经历了背叛,才会明白事情的真实性,有可能成为朝廷所用。

当然这也只是有可能。

陈青兕对赤玛洛了解不深,尽管知道她生平事迹,可对于她的内在性格是一概不知,无法判断她会在关键时候作出什么决定。

不过有些事情发生了,就算赤玛洛不配合,那也于事无补。

陈青兕与李治商讨了离间计的细节,离开了皇宫。

来到兵部,陈青兕也得知姜恪推荐的人选,经过商议,兵部一致认为席君买最为合适。

当然这并不是最后的结果,这种边帅的任命是需要宰相审核,然后交予李治决策的。

兵部有举荐权、执行权,却没有最终的选择决策权。

便在陈青兕坐等最终任命的时候,以吐蕃副相达延莽布支为首的使节团也踏上了回程之旅。

达延莽布支习惯了周边百姓略带敌视的眼睛。

这就是一个国家的意志……

达延莽布支暗叹,在长安的这些日子,他切切实实体会到了唐王朝的了得,也明白了为何噶尔东赞会这般激进。

对付这样的王朝帝国,若不能豁出一切,谈什么胜利?

对于远在高原上的那位老者,也多了几分理解,更加坚定了此行的最终目的。

一行人出了长安,走在宽阔的官道上。

“此行我们耽搁了许多时间,早些回去,莫要让大论、域本担心。”

赤玛洛应声道:“此次在长安,确实比预料的久了些。想不到堂堂大国,竟在最后交换首级俘虏上,斤斤计较。总觉得,他们在刻意拖延时间。”

达延莽布支也有这种感觉,惊讶于身旁这位姑娘敏锐的洞察力,不动声色的道:“我也有此感觉,只是……想不明白他们能图我们什么?多半是将他们留在此地,好给吐谷浑多一些准备的时间罢了。”

赤玛洛也想不明白,只是觉得这理由有些牵强。

达延莽布支却扯开了话题道:“这首次远行,可是想家了?”

赤玛洛道:“确实有些想念阿爹,阿娘,哎,早知道长安这么热,就不来这一趟了,真不如我们高原有趣,还受了那么多的白眼冷遇。”

她一脸嫌弃,唐朝已得天下民望。

百姓皆以唐人为荣,对于朝廷的敌人,这些日子他们没少受到白眼。加上高原上常年低温,以至于吐蕃人练就了一身耐寒不耐热的体魄。

尽管现在的秋季,赤玛洛还是觉得有些不舒服,不住的挑刺,以掩饰自己此来的真意。

达延莽布支笑道:“能够见识感受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国家,于你我而言,那是人生中最宝贵的阅历。唯有了解知道差距,才能弥补差距……”

他顿了顿,带着几分复杂的道:“赤玛洛,大论老了,你能想象,吐蕃失去大论的时候,会是什么局面?”

赤玛洛脸色有些苍白,有些不安。

对于他们吐蕃来说,噶尔东赞是引路的明灯。

吐蕃崛起的战略方向都是噶尔东赞制定的,赤玛洛不敢想象吐蕃失去噶尔东赞会是什么情况。

尽管噶尔东赞因为此次攻打青海失败以后变了很多,陌生的“明灯”让少年赞普以及她的父亲很恐惧,让她暗中来长安,谋一条后路。

可赤玛洛还是不敢想象,吐蕃没有噶尔东赞,会是什么情况。

赤玛洛口干舌燥,赞普确实成年了,有了亲政掌权的资格,但有资格跟是否能够掌权不是一回事。

噶尔东赞是权臣不假,但他的存在也压下了许多想成为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噶尔东赞的人。

吐蕃的贵族大多都是由松赞干布覆灭的国家重臣王室组成的。

就算她的父亲,赤玛洛都不敢保证真就一心忠于赞普。

毕竟没庐氏的前身,可是象雄国的王室。

赤玛洛半晌才道:“吐蕃不能没有大论。”

达延莽布支心里五味杂陈,很想说:“伱能如此想,可太好了。”

但话到嘴边,说出来的却是:“吐蕃的未来,还是在你们这些年轻人身上。大论最是看中你了,多次说吐蕃王后非赤玛洛无他人可以胜任。他相信你一定会成为赞普最坚实的臂膀。”

赤玛洛听得一怔,眼眸中有过一丝感动。

她最崇拜的人就是噶尔东赞,愿意以最大的善意来面对高原上的那位明灯。

他们一行人并没有走最便捷的道路,直接从鄯州入高原。而是从松州入白兰,走积石山上高原。

这条路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