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动身 迎接(2 / 3)

都不是最耀眼的那一个。

但绝对是能力最强的那一个,只是他天性不爱出风头,如同潜入深渊的龙,不显山不露水。

可需要他的时候,他的谋略能力,值得信赖。

有张柬之兜底,就算因为身份的变化,清流党、文坛士人圈子有了变故,也能有个准备。

陈青兕也不希望自己出镇百济麾下,这些年经营的力量给吞噬瓜分干净。

张柬之并没有说什么包在学生身上的话语,就是简单直白的说了一个“明白。”

有了这声明白,陈青兕也就放心了。

到了动身的日子,陈青兕在家中与夫人告别,抱着哇哇大哭的镜镜,还是狠心的将小家伙送到萧妙宸的怀里,大步不回的走出了内院,直到被高墙遮挡了视线以后,他才回头看了一眼,看着高墙,出神片刻,方才走到前院。

前院此刻已经聚了不少人……

黑齿常之、卢照邻、赵持满、程伯献、周奎,还有十位都是年过半百的儒士,他们一个个目光激动,看着陈青兕的眼中充满了感激。

这些儒士是陈青兕清点的幕僚,并没有什么惊世才略,大多都是蹉跎半生的失意之人,想不到会给陈青兕这样的好人物眼中,招募帐下听用,实在激动。

赵持满亦是如此,虽然逃脱一难,免去了性命之虞,成日跟京中的狐朋狗友一起喝酒狎妓,也别有滋味。

但午夜梦回,还是忍不住伤感。

自己习得这一身可搏虎屠狼的本事,真就蹉跎在市井酒巷之中?

直到得到陈青兕的召唤,那久违的悸动涌上心头。

好男儿就当为前尘拼搏,焉能碌碌无为?

至于黑齿常之,神态有些复杂,又有些茫然,但更多的是身不由己。

作为一个阶下囚,尽管在唐朝这边受到了礼遇,不论苏定方、还是李治都待他很友善,可本质上还是一个亡国之将,一切行动由不得自己。

给带到长安,没有的选,现在又被要求返回百济,一样没有的选。

这种寄人篱下,身不由己的感觉,黑齿常之心中难免忐忑。

“走吧!”

陈青兕看着前院的这些人,意气风发的一挥手。

“列队!”程伯献呼喝一声,百名亲卫立刻列队左右。

陈青兕看着身着铁甲,高举着大纛旗的亲卫,眼睛微眯,这伙兵士可比当初程伯献带领的那支程家护卫更有气势。

陈青兕穿众而过,离开了陈家宅邸。

陈青兕又回头望了一眼自己的家,不再留恋,一路东行。

沿途百姓见陈青兕一行人,纷纷呼喊。

他们已经知道陈青兕出镇百济的事情,献上祝福为其打气。

百姓的热情既表明了陈青兕良好的官声,也佐证了百姓心中的那股身为天朝上国,人上人的自豪。

一行人先到了灞桥。

刘仁轨已经先一步抵达了,也与亲友作了拜别。

特来送别陈青兕的也不少,见他们到来,一一上前道别。

“先生!”

贺兰敏之在陈青兕道别了几个大人物之后,挤到了最前面。

这位美少年眼泪汪汪的,目光中很是不舍。

自己好不容易拜师,还未聆听教诲,师傅就离开了。

陈青兕看着性子有些张狂,但本性并不坏的贺兰敏之,想起他在历史上的遭遇,说道:“为师还未来得及教你什么,只能送你简单的八个字,克己慎独,守心明性。”

他说着哈哈一笑,打趣道:“其实为师也做不到,不过希望你在遇事的时候,能够斟酌一二,想一想这八个字。”

贺兰敏之肃然道:“学生谨记教诲。”

“陈先生!”

杨炯来到了陈青兕的面前,人小鬼大的作揖行礼。

杨炯、王勃这两个天才少年性子完全不太一样,都是天才中的天才,一个张扬,一个却是内敛。

杨炯扬名之后,毫无顾忌的展示着自己的才华,而王勃却回到了医馆,继续去当他的小医童。

“学生为先生作了一首送别诗,还望先生收下。”

陈青兕接过杨炯写的诗,他饶有兴趣的接过阅览:“天将下三宫,星门召五戎。坐谋资庙略,飞檄伫文雄。赤土流星剑,乌号明月弓。秋阴生蜀道,杀气绕湟中。风雨何年别,琴尊此日同。离亭不可望,沟水自西东。”

“好!”

陈青兕抚掌大笑,赞叹道:“好诗,好魄力。”

杨炯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就在于他天马行空的想象。

杨炯一个一辈子都没有上过战场,甚至于一辈子都未抵达过边塞的文人,却写出了多首激昂的边塞诗句,靠的就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这首诗,也将杨炯的诗文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