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南国兵祸(1 / 2)

白发天子剑 唐俟神飞 1676 字 3个月前

“我不想听故事。”赤山镇府军机房内,一位身着黑袍,头戴黑丝紫缎冠的瘦小男人在并不宽敞的石房内反复踱步。

军机房,乃余邦国十三司之一的军机司在各县、镇设立的机构。身处余邦东南边境的赤山镇不是一个富裕的城镇,山林环绕、人烟稀少,作为主持征兵工作的军机房自然也没多大气派。

“你们两个,”瘦小男人甩着袖子,“罢了,走失两个少年的事情,不要被陈大人知道。”

“是……”此前追捕南离无虞二人的两个官兵此刻正跪在地上,垂着头,带头的那个说着,“林房长,我们最后收编了留宿两个少年的老头,数额……应该满足了?”

那个瘦小男人正是此军机房的房长,他口中的陈大人则是陵阳县的军机科科长。

此时林房长长叹一声,坐在房间内唯一的木椅上,“还缺一个,陈大人给赤山镇布置了二十人的任务,已经足够考虑我们难处,这都交不了差,我这房长做不成也罢了,你们可是要掉脑袋的。”

两个官兵吓得瑟瑟发抖。

“赤山镇这种穷山恶水之地,尽是老妪老叟,我也知道你们难处。两个年轻人……你们实乃不成器!邀功请赏的机会,竟然畏风惧寒,妄想等他们送上门来!”

“林大人,我们……该怎么办?那老头已经是最年轻的,其他……怕是征去了,也要挨陈大人鞭子啊。”带头那个官兵已经有了哭腔。

“还怕挨鞭子……”林房长怒目而视,拿过挂在墙上的鞭子就欲甩去,却突然听得敲门声,便也停下手上动作,“进。”

是另一队征兵的人,他们带来了好消息,一个刚从外地回来的年轻人,主动参军。

三人表情极速变化,很快都变得轻松,林房长扔掉手中鞭子,拉起两个跪得腿脚发麻的官兵,与刚刚归来的另外三人拥抱在一起,庆祝征兵工作顺利完成,竟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快活。

“速速禀报陈大人,趁早把这批人送过去,先好吃好喝招待一下,万一半路哪个熬不过去,咱真不知道从哪里再掏点人来。”欢欣之余,林房长不忘进一步布置。

几个人又是一通忙活,该协调跟进的都差不多了,终于是全身心舒缓,靠着墙呼出浊气。

“房长,”一个官兵问道,“我不懂,上个月不是才征走一批吗?那批都还没训练完吧,怎么又要人?再这么要下去……真的没人能抓了啊。”

见林房长没答话,另一队征兵队伍的小队长回道,“玉民天然免了兵役,一样在南水州,你看那祈水县,十有四五是玉民,不是玉民的也多少有点关系,谁都知道那地方征不了几个兵,还能赚点人情费。压力就到我们头上了,像祈水县或者靠近王城那边的临水县、明山县,都分配不了多少任务,陵阳县这种边陲……”

“是啊,要是各个县平摊一下,也不至于我们连老头都拉过去。”

“我看,问题主要还是要的太多了,总不能除了玉民全都上战场吧?”

“这次是熬过去了,万一过两天又来征,我们能怎么办?一个都没有了!”

“你们说那老头,走路都不利索,穿得了盔甲拿得动刀吗?上去怎么打仗?”

林房长一声咳嗽止住了几人的叽叽喳喳。

“圣上的决议,轮不到你们说话。我朝征讨南夷已近一年,南夷十六国拧成一股绳,还有南水祸源水原国支援,俨然是消耗战,征兵势在必行。我等军机司职人,履行职责,义不容辞。各县的任务分配,大人自有大人的道理,落到陵阳县,陈大人都没说什么,还照顾我们穷乡僻壤,只给了二十的数字。怎么……你们比来比去,是对陈大人,还是军机司有意见啊?”

现场噤若寒蝉。

开天疆土大陆南部,丘陵遍布,丛林繁茂,高山少见,山脉倒是连绵。余邦国南部边境便是以称为“龙脊”的山脉为界,将三面环水的巨型半岛“南林之地”隔开。南林之地地形复杂,水系纵横交错,山峦此起彼伏,更有深不可测的密林遍生,素来被余邦称为“南夷”。此地与余邦东南部狭长山脉地形为主的海云国以一岛连结,围出海湾来。

地形的复杂也孕育了多彩的文化,虽然南林之地诸多民族素来自称同根同源,最终还是分化成十六个国度,称“南部十六国”。这十六国分分合合,你方唱罢我登场,内斗凶狠,对外又是一条心。

与余邦南部边境接壤的五个小国里,由东往西数,赤龙国、柔佛国、莫南国均已成为余邦国盟友——本质上是打不过。赤龙因为西边比邻成为余邦附属国的化明国,边境压力太大,距离成为附属国称臣只差一层窗户纸。柔佛与莫南相比之下就颇有表面臣服实则两头倒的味道。

“打仗不出力,算什么狗屁盟友?”恰如此刻率领大军站在莫南国与其南侧流河国边境的将军所言。

这是余邦的南野军主力“宋家军”其中一支队伍,统帅为宋劲,在余邦“九将九品”的文武官职体系中,位居第五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