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根本办法(2 / 3)

多八十倍的地方。

但光她一个人,又能干啥?

虽然,她从双星中,联盟的政府体系之内,抽调了不少人过来,但别说对科罗嘉了,就算是对四十亿人口的名盐城,那也是杯水车薪。

联盟的公务员系统再靠谱、再发达,也撑不住管理规模突然膨胀几十倍的情况。

管理科罗嘉,最终还是要靠科罗嘉本地人。

为此,战争结束之后,顾航在名盐城上,设立了五个忠嗣学院和五个综合学院。

学院的费,倒是不大。就地找个建筑,教官、讲师从怒枭星调过来一些就是了。恩赐点的费,也就一千点一个,对于手握百万恩赐点的顾航来说,毛毛雨一样。

但是,人员的训练是个大问题。

名盐城原有的行政官僚、公务人员数量,有差不多两百万人。看着是个庞大的数目,但实际上根本不够用。

在顾航的规划中,公务人员的数量,是要扩到至少总人口的0.3%——这就意味着1200万公务人员。

就算是巢都这种聚居形式,人口密度极大,相应的公务人员的数量要求可以大幅度降低,但也至少要达到七八百万人,才能够保证对于整个巢都的控制,能够如同顾航所愿的那样。

不管如何,眼下的两百来万行政人员,肯定是不够的。更别说,这两百万人里还有很多渣滓。

这就是奥赛娜的工作了,她得招募诸多的行政人员,将联盟的行政体制执行下去。

当然,几个月肯定搞不定。招募和培养数以百万计的、可靠的行政人员,不是一朝一夕能搞定的。甚至,就连联盟当下的在双星执行的职级体系,都没法一口气复制过来——养不起。

但是,一些应急的手段,可以先用着。

首要的,还不是行政人员的能力问题,而是忠诚问题。

顾航为此,费了足足四十万点恩赐。

四万名行政人员,在五座忠嗣学院里,以十点一个人为价格,以一周为期限,在这几个月里,陆续被培训了出来。

这算是应急手段。

未来,名盐城所需要的数以百万的公务人员,不可能每一个都经过【兵牌】的训练,被赋予正经的、政委般的忠诚度。

更何况,训练成政委,也只能确保忠诚,而无法保证工作能力。

但应急,可以。

奥赛娜当前的工作就是这一项:以这四万名行政人员为核心,组建四万个工作小组。这些受过训练的人,将会是工作小组的核心角色,小组之内还会有超过二十个人,来协助他们、受他们监督。

而这些人,将会下沉到所有谈判过、收编了的、或者被清除掉的区域,来进行工作。

将该街区的人口登记在册,宣讲联盟的政策,发放基本配给,组织劳动生产、组织商贸流通……这些,就是他们的主要工作。

其中最重要的,当然就是组织劳动生产。

顾航的联盟这些年发展得再怎么好,也绝对养不起科罗嘉。这个星球上的人口太多了,他们最终还是需要依靠自己养活自己。

这些所谓的劳动生产和商贸流通,主要还是看这些街区里本来在做什么。但说实话,底巣区和下巢区,有像样子的产业的地方,本来就少。

但没关系,如果是有,那么就收归国有,并继续做。保证工人待遇,保证企业效益,产生的收益按照联盟的职级政策分发给工人们,剩余部分则上缴。

而没有的地方,那就是奥赛娜所领导的另一条线的工作了:产业转移。

在最近几个月间,一艘一艘的星舰,从怒枭星而来。很多在初步研究时,认为适合在科罗嘉发展的产业,而怒枭星上又有产能溢出的,则会将大量的产业线拆迁过来。

为此,怒枭星上最近也是忙的热火朝天。很多之前在武佳蓉的研究所里封存的、母机黑箱拉出来的、却由于原材料问题、工人数量问题、产业结构问题没有能够投产的生产线,全都一股脑送上了顾氏商行的运输舰,运到了科罗嘉来。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部分低端军工业。步枪、子弹、牵引火炮、炮弹、防弹插板……这些技术含量相对不怎么高的产业,放在名盐城内那些被管理起来的街区,正正好合适。

而另外,还有一项特别重要的产业,那就是合成淀粉生产线,以及相应配套的有机废料回收。

有机肥料具体是什么东西,那就不展开多说了,比较不好接受。

虽然,怒枭星的青谷地区、黑箭星这些年的农场机械化改革,让这两座星球有了大丰收,粮食储备充足。但是,一方面运来的粮食得省着点用,全靠外运也不现实;另一方面,联盟也不好将所有的粮食全部投入到科罗嘉上来,战略储备还是需要有的。

在名盐城底巣区的环境下,想要喂饱那么多人,大规模使用合成淀粉,这是没法子的事情。

话又说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