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英魂不灭,浩气长存(1 / 2)

伤兵营里,隋唐依旧习惯性的配合着安神医,他不说话,就那么默默为这些兄弟包扎着,一个又一个。

“大人!”躺在床上的汉子有些哽咽的叫道。

“活下去!”隋唐紧紧的盯着汉子的眼睛,坚定的说道。

“你们都给我活下去,活下去,我不准你们死,我们就是要跟着该死的老天争命。”隋唐终究是忍不住了,他对着伤兵营里的所有人喊道,脸上带着痛苦的狰狞。

这是自己成为府卫军的首领之后,第一次作战,伤69,死97,短短的两个时辰,躺下了一百多号人。

此刻,他有自责、亦有不忿,更多的是无处宣泄的压力。

“大人......”在一片压抑着痛苦的回声和间间断断的抽泣中,伤兵营内外能动的所有人都跪了下来。

隋唐那一声声活下去的呐喊,像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扎根在了所有府卫军的心里,隋唐这个十五岁的少年,始终为了他们能够活下去而努力着,跟着这样的将军——值。

安神医看着隋唐,他越来越钦佩这个少年,普通人时是如此,已经是少年将军了,依旧如此。

几十年岁月里,他从未见过这样的人,少年春风得意,没有飞扬跋扈,也没有高高在上,依旧对这些普通人的性命充满了深沉的关切。

他不知道隋唐成长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他不知道从那个世界穿越而来的隋唐对战争是何等的痛恨、对和平是何等的期盼,对生命又是何等的敬畏。

夕阳西下,火红色的云霞从西方展开,于天边翻腾而起,直到铺满了整个天空,也照在校场上静立的府卫军身上,血色染红了所有人的脸庞,染红了所有人的眼睛,也染红了地上躺着的97具尸体。

“有谁知道这死去的97位兄弟的名字吗?”旗台上隋唐独自一人怔怔的站在那里,好一会儿,才看着校场中的所有人悲戚的问道。

人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良久,在隋唐忍不住再次询问的时候,才终于传来一个磕磕绊绊的声音:“大人,我知道。”

“大人,我也知道。”校场中开始有人不断的答复着隋唐,声音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嘈杂。

“肃静!”直到那边伏刑森冷的声音传遍全场,喧嚷的声音这才慢慢静了下来。

“顾诚!”隋唐一声大喝。

“在!”旗台下顾诚躬身应声。

“命抚军营将战死的97位兄弟的名字全部记录下来,我要全部,一个都不能少。”隋唐看着顾诚,声音异常坚定的说道。

“另外,从明天开始,抚军营要将我府卫军上下全部人等名字记录在案,制成军牌发放,让每个人都必须随身携带。”没有等顾诚开口,隋唐又再次开口说道,只是这一次他的声音缓和了许多。

“遵命!”是顾诚坚定的回答。

“董平!”隋唐再次喊道。

“在!”旗台下董平向前一步抱拳应声。

“明日起带人于军营东侧整理一间大屋出来,命名为浩气堂,再命匠人刻一牌匾,上书:浩气长存,挂在门头上。”

“董平领命!”虽然不知道浩气堂是什么,但董平素来沉稳,知道隋唐后续会有安排,领命之后便退了回去。

“伏刑!”这次隋唐看向了伏刑。

“在!”旗台下伏刑抱拳应声。

“明日起带人将军营西侧腾出一片空地,立一宽约三尺,高约一丈的木碑,是为英魂碑,上书:英魂不灭。”

“伏刑领命!”伏刑抱拳领命,声音森冷而坚定。

“你们一定很疑惑,我为什么要做这三件事,我现在就告诉你们。”众人眼中的疑惑隋唐看的很清楚,但他并没有要刻意隐瞒的意思,所以,在命令下达之后,便为众人做出了解释。

“即日起,我府卫军将士战死后,骨灰埋于英魂碑下,军牌供于浩气堂内,我要让我的兄弟们,身有所依,魂有所归,英魂不灭,浩气长存。”

旗台上十五岁的隋唐,双眼含泪,双手展开,向上高举而起,仿若一个巨人要托起这苍茫的天地一般,声音尽管稚嫩,但这句话里铿锵铁血,每一个字都能激荡起台下府卫军将士们心中的热血。

显然,这是隋唐早就计划好了的,只是他还未来得及安排,今天的战斗便已经开始了。

隋唐心底很清楚,这些仆从军的兄弟们,一路北来,背井离乡,在这孤悬塞外的御奴城中,毫无归属,他为这些兄弟们能做的不多,他无法左右这一场战争的最终结果,但他可以给这些兄弟们一个独属于他们的,应有的归宿。

“大人英姿天成,今后剑锋所指,我等必誓死追随。”伏刑啪的一声跪在了地上,大声疾呼道,脸上长久不变的冷漠终于化了开来。

此时此刻他终于对隋唐心悦诚服。

众人之中,董平、顾诚原本便与隋唐交好,任原、薛映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