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差点夭折(1 / 2)

路佳出生二十多天的时候,名字都还没有取,路佳妈妈也还在月子里休养。

由于路佳妈妈是队上小学唯一的老师,在她坐月子期间,只好在队上找了一个有高小文化水平的人代课,那个叫唐明的代课男子高兴坏了。

因为他也算附近小小的文化人,可时运不济,基于种种原因,他想当兵没能当上,想进厂当工人也没有机会,肚子里有很多小啾啾(不满的意图),满腹委屈。

曾经他的理想是当小学老师的,怎料路佳爸爸路光娶了个高知老婆回来,他的梦想也就破灭了,不过还好,由于他能写写算算,队里就让他当了会计,他也还是得了许多实惠的。

这次,让他代课,说不定还是个机会呢!他那嘚瑟劲就别提多明显了。

在村子里走起路来都带风,一口一句“我唐老师今天怎么怎么样”,那骄傲与自豪,可能连路边的野狗见了都会偷笑。

唐老师暂时取代了路佳妈妈的位置,也着实明里暗里高兴了好一阵,可是,那股子兴奋劲还没退去,他就偃旗息鼓了,肚子里闷了好多牢骚话。

在他代课的第二周,公社通知各村小老师开会,学习中央文件精神,唐老师兴高采烈去参加了,哪知分了一个名额到县里去参加革命理论培训会,领导居然叫他回去通知路佳妈妈去参加。

他嘀咕说,黄老师还在月子里呢,领导却说,她不就快满月了吗?只有她去才可能把上面的精神吃透,她可是公社文化程度最好的,非她莫属。

唐老师心里那个梗啊,久久堵在心里,瘆得慌!

没有正式编制的老师真窝囊,想去县城逛逛,看看闹热都没机会,太他妈小瞧人了,欺人太甚!

唐老师在回家的路上,自言自语骂了一路,心里窝火得很,私底下对路佳妈妈又多了几分不满。

回到家的时候,他老婆大老远就热情招呼他:唐老师,你回来了?他黑着脸,懒得搭理家里那少根筋的。

唐老师老婆真的是大字不识一个,但没办法,在这穷山沟沟里,不打光棍就不错了,哪容你挑三拣四。

关于去县里学习的事,唐老师是一万个不愿意去告诉路佳妈妈,但乡里领导说了,叫他务必把信带到,这是政治任务,是大事情,大是大非面前,马虎不得。

一场大的运动已经开始,学习党中央精神尤为重要,而把上面的精神精确地传达到群众中,更为重要。

所以,他就是再有意见,再不满意,也由不得他胡来,只得乖乖去传信。

吃过晚饭,唐老师极不情愿地慢慢悠悠来到黄老师家门外,大声喊着:“黄老师,黄老师,公社通知你八号去县里参加学习会,时间一周,记得哈,我可告诉你了啊?听见没有?”

唐老师的大嗓子,住在教堂两边的人都听见了,路佳妈妈怎能听不见!

路佳妈妈在屋里应着,说了谢谢!

路佳妈妈这下犯难了,路佳才二十多天,又没什么奶水吃,路佳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又都有病,路佳小姑什么都不懂,路佳谁能带啊?

看来,为了保险起见,只好她自己带上去县里学习了,毕竟路佳还要靠那点可怜的奶水救命。

从路佳家所在的龙泉村到县城要走二十多里山路,那时还未通公路,坐船逆流而上,时间更慢,因为从家里到渡口还有很长一段山路,所以,去县城,人们都选择步行。

经过一家人反复商量,由路佳小姑把路佳妈妈送出峡口,因为去县城,从龙泉村到峡口那段路最难走,走出峡口路就平坦了。

隔天八号一大早,路佳妈妈简单收拾了点衣物,就用背带背上襁褓中的小路佳上路了,小姑在后面护送。

从天刚刚蒙蒙亮,路佳妈妈就匆匆上路,一路急赶,总算在规定的报到时间赶到了。

路佳妈妈是那种做事极度认真,又守纪律的人,看到没迟到,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走了几个小时的山路,路佳一直在妈妈背上酣睡。

等妈妈把报到手续办完,去到招待所住下,路佳可能也饿了,一醒来便哇哇大哭。

同宿舍外公社的女老师看着哭闹不止的小路佳,满是心疼:“黄老师,你们公社咋搞的,难道就派不出其他老师来参加了吗?把你一个月母子赶上架,孩子多造孽,你快喂点奶吧?”

路佳妈妈面露难色,因为走了那么远的路,又没吃什么食物,乳房里空空如也,凭感觉,根本没什么奶水。

但路佳一直哭闹不止,一定是饿得慌,路佳妈妈只好在房间里的木凳上坐下来,把衣服撩起来,让路佳开始吸奶。

路佳刚闻到奶香,马上就止住了哭声,怎料把奶头含在嘴里,怎么也吸不出奶水,又急得哇哇大哭。

妈妈一看不行,只得腾出一只手来,使劲用力挤奶,总算是挤出了一点可怜的奶水,让小路佳止住了哭声。

上午完成了报到的相关手续,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