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关于男孩(1 / 2)

路佳六岁了,但还不到上学的年龄(原来规定读小学必须年满七周岁),她其实已经很去想读小学了。

这时,路佳爸爸已经在离教堂不远的地方重新建了新房子,新房子独门独院,比教堂里房间宽敞多了。

这一年路佳爷爷奶奶的病情更严重了,夜里整夜整夜咳嗽,但白天,爷爷仍然会杵着拐杖,坚持去队里喂牛,挣工分。

路佳大妹妹也有三岁多了,可以自己玩耍了,小妹妹还刚一岁,连路都还不会走,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摇篮里昏睡。

奶奶身体也不好,走个路都气喘吁吁的,上气不接下气,又哪有力气抱小孩子?

那年冬天,路佳小妹由于在摇篮里睡得太久,长期一个姿势睡觉,头都睡得有些扁了,以至于头型很不好看。

后来,爸爸妈妈一提到这事,就满心愧疚。

大姑二姑早就出嫁了,小姑和爸爸要出工,妈妈要去队里小学上课,带妹妹的任务只有落到小路佳头上,可小路佳一个人怎么也带不好两个妹妹!

大妹妹可以自己走路还好,小妹妹就只能背或抱,路佳身子瘦小,没什么力气,小妹妹哭闹的时候,奶奶就用背带把妹妹绑在她背上,让她背着妹妹不停走,走着走着,妹妹就又睡着了。

每当把睡着的妹妹放下的时候,路佳的背就已经快直不起来了,那个痛啊,自不必说。

有时,妹妹老是哭,走很久都不睡,路佳的小身子被压得大气都不敢出,被逼急了,路佳也会跟着妹妹一起哭。

跟在路佳屁股后面溜达的大妹妹,什么都不懂,只会睁大眼睛望着她,望着望着,自己突然也跟着哇哇大哭。

这样的日子是常有的事,路佳奶奶也无奈,她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也有饶舌的旁人偶尔说,路佳奶奶其实是重男轻女,不乐意带三个赔钱货。

这可能也不能全怪别人多心,因为路佳爷爷奶奶,一再想把路佳大伯家的男孩带一个到路佳家里来,这事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路佳大伯家有四个男孩子,两个女孩子,人丁兴旺。

路佳妈妈连生三个都是女孩,路佳爷爷奶奶心里就打起了鼓:会不会路光命里无子呢?怎么一而再,再而三,生的都是丫头?难道真的是无子命?

路佳大伯家孩子多,家里又穷,不知是出于偏心还是怎么的,路佳爷爷奶奶一再催促路佳爸妈,希望能把路佳大伯家的男孩过继一个过来。

一来可以减轻大伯的负担,少一张吃饭的嘴巴,多少轻松一点,二来路佳也有了哥哥,别人也不会在背后嚼舌根:

“别看路光那么能干,连个儿子都生不出来,再强又有什么用?”

对这事,路佳爸爸不置可否,路佳妈妈却坚决反对:现在是新社会了,男孩女孩都一样,我就喜欢女儿,咋啦?

路佳妈妈是文化人,平时挺温顺,面对路佳爸爸的强势,甚至有些软弱,但在这件事上,她却一点都不含糊。

无论路佳爷爷奶奶怎么劝说,她就是丝毫不让步,反正就一句话:要养,你们养,别扯上我。

路佳爷爷奶奶表面上不好说什么,心里对路佳妈妈那是极度不满,私底下不知在路光面前抱怨了多少回:

“别人家都有儿子,你看看你,就生了三个丫头,姑娘家娇里娇气的,手不能提,肩不能挑,一点都帮不上你的忙,你命也真苦!有你累的!”

爷爷奶奶念叨得多了,路佳爸爸就低头喝闷酒,还时不时借机对路佳妈妈发一通无名火,路佳妈妈故作不知,也懒得理他。

路佳爷爷奶奶中意的是大伯家的二儿子路民,说他懂事,嘴巴甜,孝顺。

其实,小路佳可是看得很清楚,二堂哥路民哪是什么懂事和孝顺,他不过很会耍小聪明罢了。

路民一来路佳家,左一声爷爷,右一声奶奶的,把爷爷奶奶叫得很开心,不过是抓住了他们喜欢孙子的心理,还不是为了把姑姑们从县城带来孝顺爷爷奶奶的一点小糕点骗来吃!

爷爷奶奶看路民嘴巴甜,就把自己舍不得吃,偷偷藏起来的水果糖之类食物,悄悄拿出来给路民吃,路民尝到了甜头,找准时机,时不时就会来路佳家里给两个老人献献殷勤,够滑头的!

可真要遇到干活之类的事,他早溜得远远的,故意装着不知道。

路佳可是特别讨厌他,心里很支持妈妈:对,坚决不能让路民来家里,他一点都不聪明,读书笨得要死,经常考鸭蛋(零分),好吃又懒做,决不能让他进自家门。

路佳不仅自己这样想,还悄悄告诉懵懵懂懂的大妹妹路平:妹,我给你说,爷爷奶奶想让路民哥哥来我们家,我们别理他,我们自己听话些,多为爷爷奶奶做点事,免得他们天天想着路民。

妹妹似懂非懂,听话地点点头。

看妈妈迟迟没有再怀孕,爷爷奶奶想着法子想让路民来家里,趁着大姑二姑回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