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唐会计死了(1 / 2)

那个郁郁不得志的会计唐明,得了重病,突然死了。

留下了六个未成年的孩子,最大的女儿也才十五岁。

路佳爸爸本来因为当年举报信的事,一直和唐明是死对头,但突然听到还不到四十岁的唐明死了,也很吃惊。

回到家就给路佳妈妈八卦:听说唐明死了,好端端怎么说死就死了呢?唉!留下孤儿寡母的,造孽哦!所以说啊!人还是不能做亏心事,不然,老天都不帮你。

路佳妈妈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路佳爸爸:人都死了,就别说了吧,死者为大!

“我说的是实话,他要是没做亏心事,上帝为什么这么早就请他去,世界是有因果报应的,你懂不懂?”路佳妈妈摇了摇头,满脸无奈。

“路光人心又不坏,对人有时还很好,为什么偶尔说话就那么难听呢?别人都不在了,你还在说风凉话,即使是实话,听起来也让人不舒服啊!”路佳妈妈心想。

路佳爸爸虽然说着尖酸刻薄的话,但事后他又觉得唐明家孤儿寡母可怜,居然又约了几个人去帮唐明办后事。

旁边人就看不懂了,说什么的都有。

“唐明当会计这么多年,没少拿队上的好处,尽占便宜,死了也活该,路光怎么还叫人去帮他?”

“当年如果不是唐明写信去举报路光,路光也不会回来当泥腿子遭罪!路光咋不恨他呢?怎么反倒去帮他,想不通,好奇怪!”

“唐明那个人,自认为喝了点墨水就了不起,不把人放在眼里,就连黄老师(路佳妈妈)那么老好的人,都要被他背后说坏话,一点都不厚道,死了就死了呗,不值得同情。”

“唐明是有点自以为是,不过孩子们是无辜的,他走了身后事总得有人帮忙,娃娃些又小,路光虽然性子倔,但为人热心肠,可能是看孤儿寡母可怜才去帮忙的,可以理解。”有年长的人说。

“路光不记仇,换我可不行,想想唐明平时那些嘴脸,因为认得几个字,请他帮忙写封信,还说耽误了他干活,人家黄老师就肯帮忙,哪像他,谁忍得了?”又有人插话。

“所以说,你不是路光啊,人家路光可是走过五个省的人(当年,路佳爸爸所在的部队,在五个省区之间换防),见多识广,格局大,不计较!哪像你,小肚鸡肠,斤斤计较!”有人回怼。

“是~是~我小肚鸡肠,我没有气量,你宰相肚里能撑船,那你咋不去给他抬棺材?去送他入土为安?”那人不服气,又怼。

“懒得理你,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走了!”

有人离开了话阵(一群人在一起闲谈)。

话说,路佳爸爸路光也确实让人难理解,他不仅去帮唐明办了后事,还帮助教育唐明的孩子:你们爸爸生病走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今后你们要听话要多读书,只有读书才有好出路,几个孩子点头称是。

路佳爸爸回到家,又对路佳妈妈说:

唐明留下的几个娃娃很可怜,唐果果在你班上读书,你多照顾点,改天你去公社开会,给二哥(路佳本家堂叔,在公社中学当校长,也是路佳妈妈高中同学)说说,看能不能把唐小伟(唐明大儿子,也是路佳妈妈的学生,在中学就读)的学费给减免了,他家确实困难!

路佳妈妈用不解的眼神看着路佳爸爸。

“你看我干啥?我又不是什么九头八角的怪兽,我也是有良心的人,我虽然讨厌唐明,但他娃娃些是无辜的,这点我还是分得清的,虽然你黄红英老汉瞧不起我,但我至少不是卑鄙小人!”

“一是一,二是二,一码归一码,我路光男子汉大丈夫,可不能让人说我小心眼,能帮的我还是会帮。”路佳爸爸又补充说道。

这话路佳妈妈爱听。

她好像也有些明白,自己当初为什么就中意路光了,可能也不全是因为他是军人的缘故?

路佳妈妈答应改天去开会时,就去找路佳二叔路耀祖说说,兴许能帮上忙。

唐明大儿子也争气,学习一直名列前茅,中考时居然考了全片区第一名—考上了中专。

龙泉湾村一下子就沸腾了。

“唐明一辈子不得志,想不到他儿子那么争气,居然考上了中专,马上就可以端上铁饭碗(指有工作)了,真的是祖墓冒青烟了!”人们羡慕不已。

唐明那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婆更是兴奋得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唐明啊唐明,你在天上好好看着,我们的儿子出息了,我们小伟就要成为国家的人了,要吃上公家的皇粮了,你高兴吧!苍天有眼啊!谢谢上帝!

可隔天,二叔回家看路佳二奶奶,就和路佳爸爸谈起:二弟啊!其实唐明那小子小伟是个人才,书读得真的好,去读中专真的可惜了,可他家又太穷!

“那你的意思是?”路佳爸爸有些不解。

“我是说,要是唐小伟家情况好点,不看眼前利益,他去读高中,肯定能考上大学。”二叔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