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去扫盲班(1 / 2)

革命运动已经开展好几年了,可运动成果收效甚微。

关键是许多老百姓都是睁眼瞎(指不识字的人),斗大的字都不认得两个,上面的文件精神也领悟不了。

地方上的各项工作也不好开展,因为老百姓的思想工作不好做。

文盲太多,对革命事业的发展是一种巨大阻碍,党和国家就下发了文件,要开展扫盲运动,让更多的穷苦老百姓识字,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推进文化革命运动的进程。

路佳妈妈是学校老师,在这场伟大的革命运动中,当然要责无旁贷地做贡献。

公社的扫盲领导小组说了,龙泉村一队二队扫盲工作,就由路佳妈妈黄老师全权负责。

可路佳妈妈白天要给小学生们上课,做家务都得挤时间,走路都是跑的,哪里还有空余时间嘛!

不行,干革命工作,再大的困难都得克服,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能讲条件。

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

扫盲运动是政治任务,是党和人民交给的光荣任务,要无条件完成。

路佳妈妈本就是做事认真,积极肯干的人,尽管自己有家里很多困难,但仍然二话不说,就接下了这项任务。

经过和生产队干部商量,扫盲班夜晚上课。

一来大家白天要出工,都很忙,没有时间;

二者路佳妈妈白天要给学生上课,也抽不出时间,所以只有晚上最合适。

于是,路佳妈妈白天就去教堂小学上课,下午放学后,又马不停蹄跑步回家,喂猪,剁猪草,煮晚饭,招呼路佳几姊妹吃晚饭,如果路佳爸爸还未收工回家,她就把路佳爸爸的饭热在锅里。

等忙完这一大摊子活,路佳妈妈还有一件正事要干,那就是去队里扫盲班,给那帮大叔大婶文化课。

路佳则带着弟弟妹妹在家等爸爸。

爸爸往往要天黑才回家,有时会很晚。

一看到爸爸回家,路佳就会非常懂事地,去把锅里的热饭给爸爸端到桌子上,让爸爸赶快吃饭。

路佳想,爸爸累了大半天了,肯定是饿坏了。

在爸爸吃饭时,路佳还会和妹妹一起给爸爸捶背。

爸爸的背很宽,很厚,有时爸爸会叫她们用力捶。

而路佳爸爸呢,干了一天活,累得就差直不起腰杆了,腰酸背痛的。

回到家,就看到路佳几个小家伙,有时心里就窝火,对路佳妈妈颇有微词!

“你妈呢?又去干那了不起的革命运动了?吃力不讨好,瞎忙活!”

有时,遇到爸爸心情好的时候,他也会带几姊妹到教堂去玩会儿,顺便看妈妈上课。

在教堂的中央,靠柱子放了一张大桌子,桌子上放了一块大黑板,靠在柱子上,妈妈在上面写上常用的字,一个字一个字教那些几十岁的大叔大婶。

大叔大婶们大多自带上小板凳,坐在下面,有的没带凳子的,就干脆坐在地下的石板上,因为教堂地面是石板铺砌的,挺干净的。

妈妈在前面念,坐在下面的大人们就鹦鹉学舌似地跟着念,上一秒还在大声跟读,下一秒就又忘得一干二净,于是就唧唧哇哇地叫个不停:

黄老师,我又忘了,那个字读啥呢?就是你刚读的那个喃?

黄老师,横起的第二个字咋读哦?我又忘了!

黄老师,那个左边有个嘴巴(口字)的字咋念啊,又记不到了,你别笑话哈,我记性不好?

黄老师,你说用手拿东西(提)那个字认啥?好难哦!我忘性大,你告诉我一声嘛?

……

七嘴八舌,吵得人头都要晕了,连在旁边看热闹的路佳都快受不了,也不知妈妈是怎么忍受了的?

在旁边看着的爸爸也干着急:笨啊笨,都多少遍了,还记不住,真是比猪还笨!

也不知爸爸是心疼妈妈呢,还是为那些大叔大婶着急!

看了半天,妈妈还没有要结束的意思,因为那些大叔大婶们还兴趣盎然,兴致高着呢。

“走了走了,不看了,看着就生气,一个个几十岁的人了,怎么就那么难教?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路佳爸爸背起弟弟,拉着妹妹她们就往教堂外走。

突然,路佳爸爸回头看路佳没跟上,就大声叫路佳。

“佳佳,佳佳,别看了,快回家了。”

路佳就从教堂里跑出来对爸爸说:爸爸,你们先回去,我等妈妈一起回去。

“你真不回去?那随你吧,反正我们要回去了。”

爸爸就把弟弟妹妹带回家睡觉去了。

路佳想,天这么黑,我得等等妈妈,万一妈妈一个人回家,摔着怎么办?

再后来,路佳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去教堂,等扫盲班下课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