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天上人间(大章)(1 / 3)

沈铭有些小小的紧张,他在期待着。

董新月引他坐下,素手纤纤,斟了杯茶。

“沈公子好文采,胸襟更是不凡。”

董新月从容说着,清冷面庞挂着笑意,发丝如瀑,衬的粉颈似云,香腮如雪。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她呢喃着,想起自己身世,流落异国他乡,深陷红尘,也不知前路何方,一时失了神。

待回过神来,见沈铭正盯着自己,脸颊不由一红。

便找个由头,起了话题:

“妾身也想沈公子今日能留得一首诗词,好待我传唱。”

歌姬伶人,自会攀附文人雅士,求得歌赋颂咏,既能增加自身名气,亦能替歌赋作者扬名,乃是双赢之事。

董新月虽对这些并不上心,仓促间,也只想得到这个话题,掩饰自己失神的尴尬。

“又要作诗?我记不得几首了啊!”沈铭当真了,只觉头疼。

董新月见沈铭低眉不语,只当做对方不愿,并不强求,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来到古筝前,扫弄琴弦。

“妾身为公子弹奏一曲罢。”

她乃是复都出了名的琴艺大家,玉指拨动,琴音响起有如天籁,直将沈铭听入迷了。

这琴音之中,却有着深邃情感,沈铭越听越动容。

不由想到自己前世父母,亲人,故乡……

他来到这方世界,已一年有余,平日里瞧着欢乐,四下无人的深夜,却常常惊醒。

试图打开床头灯,摸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自己穿越的事实。

每当这时,寂寞与彷徨便如择人而噬的野兽,将自己吞噬。

他始终,是一个孤独的灵魂,并不属于这个世界。

不觉间,一曲罢。

沈铭只觉灵魂仿佛被洗过一般,轻松不少。

“董姑娘方才奏的曲子,当真余音绕梁,令人沉醉。”

“你也在想着故乡,想着亲人罢?”

董新月听得沈铭这话,一时愣住。

他人皆说自己琴艺高超,不似凡间该有,如仙人奏乐,可以忘却忧烦。

却不曾想,她每次抚琴,脑中所想皆是故乡,漫天霜雪,母亲的笑颜,父亲强壮的背影,疼爱自己的兄姐,以及那间炊烟袅袅的木屋。

日子虽然清贫,却幸福充实。

这些东西,从来无人听出来过,直至今日,遇到沈铭。

知音难遇,董新月起身,朝着沈铭深深行了一礼。

又打开 房门,唤来丫鬟:

“鹊儿,你去取些酒来,我要与沈公子相饮。”

鹊儿愣了半响,心中虽存着疑虑,却还是乖巧点头。

自家小姐从不陪人饮酒,今日这是怎么了?

将酒拿来时,偷偷看了沈铭一眼,俊秀中带着英武,真是副好皮囊,自己脸颊不由也红了。

急匆匆将们带紧,小心脏扑通扑通直跳。

……

胡言觉乃是燕州同知之子,生的英俊,气度也是不凡,带着些自负。

平时并不来素雪阁这等地方。

自从无意间,见过董新月一面之后,却再也忘不了了。

着魔了一般。

从此便尝试追求,成了素雪阁中常客。

之前有号称复都第一才子的曹志凌,每日压自己,如今对方入得京城,正是趁机拿下董新月的好时机。

他做足准备,虽然文采不行,却胜在心诚,却不想今日又被拒绝了。

本就心情欠佳,坐在雅间喝着闷酒,却听得董娘子不见自己,却见了另外一人。

他昨日在外公干,今天一回上陇城,便来了素雪阁,认不得什么沈铭。

借着酒劲,带上侍卫,便要去寻那沈铭麻烦,并好生问问那董娘子,为何这般冷遇自己!

在一众侍卫护持之下,胡言觉步伐带着凌乱,眼见便来到了楼梯处。

自有小厮瞧见,连忙上前请安问候,知道他家背景,不敢怠慢:

“胡公子这是要去何处?小人来给您带路。”

“也好!我正寻那沈铭,要好生教训一番,你且带我去董娘子闺阁处!”

胡言觉嘴中喷着酒气,却没真醉。

这是就这三分酒意,欲做平日胆怯之行。

小厮又如何会任他胡来,却也无奈,只好苦劝。

胡言觉虽知素雪阁乃是官营,今日也豁出去了,当下吩咐身旁侍卫动手,推得那小厮一个趔趄。

正要强闯,却被一伙人拦住,当下怒喝:

“你是何人!敢挡我去路!可知我父乃是燕州同知,你等不怕死么!”

胡言觉想着这话一出,对方自会退下,却不想为首那高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