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虞姐姐(1 / 3)

唐知奇愣了好半响,接过沈铭手中酒葫芦,畅饮。

“好酒!”他开怀,笑的豪迈!

瞧着眼前少年,越看心中越是喜欢,自家女儿没有看错人。

二人便又自商讨赈灾相关事宜,这些便是唐知奇擅长的,

待一切妥当,唐知奇却见沈铭脸色沉吟,似乎在思量着什么,便自发问:

“贤侄面有忧色,可是还有什么顾虑之处?你我虽是初次见面,却迟早成为一家人,若有难处或疑惑,尽管向老夫提出,切莫客气。”

沈铭听得这话,也不推诿,躬身道:

“唐大人,在下却是心忧一些事情,亦是与当前灾情有关。”

唐知奇见这后生还称自己做唐大人,心中腹诽沈铭真是迟钝,却又听他说的乃是公事,便不计较,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兽灾之下,百姓死伤惨重,眼下又距春种时节遥远,我沈氏商行提供的物资,却是只能暂缓局势,而无法支撑百姓平稳度过此次灾情。”

沈铭所说,的确是个棘手问题。

灾民太多,又正是严冬时节,要最大程度保全百姓性命,所需物资乃是海量。

严冬过后,又是春耕,粮食种到地里,也要时间才能抽穗,这个过程中,难民们亦要吃喝用度,

若粮商们一直坚守粮价,灾情即便过了,难民们没有吃食,又如何从事生产?

到了最后,还是要被那些粮商们拿捏。

这可是十数万甚至数十万众得灾民,救助所需物资,绝非沈氏商行能提供的起的。

沈铭所说,唐知奇又如何不知?却也无奈叹了口气,只期望朝廷到时能给力一些。

便也想劝劝沈铭了,对方已经做得够多了,余下的事情,便由自己这个老丈人来应付吧。

话未出口,又听沈铭继续说道:

“这些粮商们宁愿百姓全部饿死,也不会贱卖一颗粮食,待到春种之时,便会与难民交易,用极少的口粮,换取他们手中田地,亦或是直接贪占无主的良田。”

“天灾之下,若说谁最开心,便该属这些敲骨食髓的败类!”

沈铭如是说着,目中便生起锋芒,杀气闪烁。

大灾之后,必会出现严重土地兼并,荒年是百姓的阿鼻地狱,却是贪官奸商们的丰收场。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我捐献的物资,只能缓解灾情,若要从根上解决这个问题,却还是要打击屯粮奸商,整治贪官恶吏!却不知唐大人是否知道霜州背后操控粮价之人是谁?又是否掌握了他们操控粮价的证据,若是可行,我们何不杀一儆百,以正法度!”

唐知奇看着沈铭,目光愈发深邃,他没想到沈铭竟有如此见识!

萧憧没说错,此子心怀百姓,有浩然正气!他不该习武的,应该从文从政,治理天下,造福百姓!

“还好萧憧那老小子没女儿,便和我抢不了女婿!我家梦灵又天生丽质,与这沈铭早就有了一腿,眼下还有谁和我争!”唐知奇岳父看女婿,越看越顺眼,心中很是自得!

更何况,沈铭方才所说的那番话,也正是自己想做的!杀一儆百,以正法度,这才是王道!

而汉州唐家,便是那罪魁祸首!

奈何,汉州唐家虽已势微,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手中人脉、势力并非自己一个无门无靠的知州可比,

甚至连城防军以及霜州官府之内,也被他们渗透了不少眼线,

唐知奇虽与当朝宰相萧憧相熟,却一来远水救不了近火,即便萧憧愿意帮助自己,却也不见得能将手从京城伸到北境来。

唐知奇现在亦是空有杀贼心,却无杀贼力,若非沈铭今日送来物资,他本是准备动用城防军与那些敲骨食髓的豺狗们拼个鱼死网破的,能否伤到唐家,却还未知。

“贤侄你可有办法?”唐知奇今日与沈铭相谈许久,知道未来女婿见识不凡,便鬼使神差问出这句话来。

沈铭又自饮了几口酒,很自然的将酒葫芦递给自家老丈人。

唐知奇也很自然接过,咕咚咕咚畅饮,满是哥两好的节奏。

“在下还真有个办法,或许有效,能让那些藏在背后的豺狗们露出马脚。此事,却也需要唐大人协助。”

“哦?且说来听听!”唐知奇来了兴致。

“唐大人,您听说过钓鱼执法么?”

……

翁婿二人聊至深夜方才作罢,待沈铭回到府邸之时,已近子时。

进得自己卧室,却觉疲惫,也不点灯,正要上床休息,

四下昏暗,沈铭身怀【六觉】倒是看得清楚,厅中桌上,放着两本书册,印着封漆,

“这是?”

沈铭走进,拆开,却是两门功法:

【兵锋霸体诀】,

【锐影涤灵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