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一流武者(1 / 2)

弘光元年一月二十六日。

新皇第一次召开朝会,太后于朝堂上大肆提拔张氏族人。

原兵部尚书张祐先,任丞相之位,兵部尚书之位由张祐先的弟弟张云山接替,其他张氏族人各有封赏,占据朝堂各处要职。

外戚张氏权势大涨,一时风光无两。

呆霸王张蟠再出江湖,在皇都内横行无忌,气焰愈发嚣张。

弘光元年六月十三日。

张蟠与镇北公二公子爆发冲突,两人为争夺满春院新任花魁,大打出手,上演全武行。

张蟠不是镇北公二公子的对手,被打得鼻青脸肿,丢尽颜面,花魁被镇北公二公子抢走。

气不过的张蟠,直接调动三千禁卫军,兵围镇北公府。

镇北公府以府内私兵抵抗,最终不敌,被禁卫军攻破府门。

偌大一个镇北公府被屠灭殆尽,抄家灭门,只余远在边疆的镇北公大公子一家,幸免于难,侥幸逃得性命。

这件事在皇都引起巨大的震动,三朝元老吏部尚书徐成兴在朝堂上呵斥张蟠之暴行,要求太后严惩张蟠。

朝堂上众臣,响应者寥寥无几,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张蟠只在天牢中呆了半个月,便离开天牢,继续在皇都兴风作浪。

一月后,兵部尚书张云山上书呈奏吏部尚书徐成兴年老力衰,不适合再担任吏部尚书之位,太后迟疑一会儿,应允张祐先所请。

徐成兴大笑三声,自朝会上离去。

据说,徐成兴离开皇都,告老还乡的路上,被人劫杀,幸得路过的侠客相救,侥幸保得一条性命,不知所终。

弘光三年七月初七。

太后下旨,为弘光帝选妃,各地纷纷进献秀女,充实后宫。

最终,太后为弘光帝选得三百后宫佳丽,妃子十三人。

张氏族女张锦秀,荣登贵妃之位,后宫地位仅次于太后。

弘光五年四月十七日。

太后遇刺。

无生教派出三名死士,潜入皇宫,趁着皇族夜宴之时,对太后出手。

好在有东厂高手庇护,太后除了受了一点惊吓之外,并无大碍。

此后,太后震怒,下令清洗皇宫,查出不少势力安插在皇宫中的棋子,包括几位后宫嫔妃,数十位后宫太监。

……

转运当铺。

楚尘盘坐在装有温热药液的木桶里,赤一裸着上半身,露出平日里掩藏在宽大衣衫下的精壮肌肉,身上没有一丝赘肉。

宛如一块经过千锤百炼的铁石,百炼成钢,透着一股摄人的压迫感。

一抹淡淡的赤金色光芒,在其身躯各处游一走,不时渗透入骨骼筋脉之中,震动骨骼筋脉,似在锤打锻烧。

“呼~”

一转眼就过去三个时辰,楚尘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睁开双眸。

一桶滚烫的药液已然冰凉,其色泽从原本的深绿色变成透明色,好似清水一般,其中的药力都被楚尘吸收了。

“四年苦修,终成炼髓!”

楚尘握了握双拳,眼中闪过一抹喜色。

自突破炼骨境,耗费四年零三个月时间,他将全身筋骨彻底洗练了一遍,并于今晚,借助两株百年人参的药力,踏入炼髓境。

炼髓武者无论是在江湖上,还是皇宫大内,都算是高手。

又被称为一流武者。

一般来说,衡量一个武道门派实力的最基本原则,就是看这方门派有多少位炼髓武者。

江湖上所谓的地榜,上榜的最低标准就是炼髓境修为。

以楚尘现在的修为,有资格登上地榜,从而名震大燕江湖。

楚尘心中并没有多少自得。

他可还记得,五年前,皇位更迭之时,无数武道高手参战,不乏炼髓境武者。

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战至少有十位炼髓武者陨落,或是死于众多高手围杀,或是在军阵前,被强弩射杀。

甚至,还有一位炼髓大成的武者。

炼髓武者的力量,终究没有超脱凡俗力量的界限。

真正超脱凡俗,触摸到超凡力量的存在,唯有先天宗师。

先天宗师才拥有以一当千,不惧军阵围杀之能。

“突破炼髓后,就可以进行换血,三次换血便是炼髓大成,可以尝试打通天地神桥,沟通人体内外,以期踏足先天境。”

楚尘双眸微眯,心念转动。

寻常炼髓功法只需要完成三次换血,便可炼髓大成。

夺灵锻体经需要九次换血,才能炼髓大成,但一旦完成九次换血,突破先天境的可能,比之寻常武者要多出三四成。

而且,突破之后,就是横炼先天,战力远超同阶。

同样。

换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