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2)

1986年,林安城。

夏日的傍晚,夕阳西下无限好。

顾己和四五个伙伴收拾好工具就一起走路回家。

路边的榕树长得茂盛,树下有几位大爷围着下棋,争吵着互不相让。

这时,跟顾己同路的肖建峰大叫一声“我的妈呀”就速度飞快的跑到石阶去。

顾己不耐烦的说他:“肖建峰,你这是干嘛呢?一惊一乍的。”

其他人也是被肖建峰这么一叫也吓着,都起哄骂他,这么吓唬人,害得大家差点丢了魂。

肖建峰指了指地上哆嗦说道:“有虫。”

一只瓢虫,被顾己轻而易举的踩死了。

看着躲在一边哭天喊地的肖建峰,顾己都没眼看了。

“肖建峰,你也太没用,一只虫就把你吓成这样。”顾己翻着白眼说道。

肖建峰拍着胸口呼呼气:“顾姐,你都知道我最怕虫子,还这么笑话我。”

顾己:“你以后少跟着我,我的脸都被你丢光了。”

刚才肖建峰一惊一乍的,引来好几道鄙夷不屑的目光。

真的不想跟这个小子站在一块去,顾己撒腿就走,其他几个人也跟着跑开。

天色不早了,不快点回家,等会儿要给她们的爸妈臭骂一顿。

后面跟来的肖建峰一路喊着:“顾姐顾姐等等我等等我……”

这个肖建峰十八岁,跟她一样大,却一直叫她姐姐,顾己想想算了,平时那么罩着他,一个姐姐的称呼不为过,也就没有去跟他多计较。

可是,一个男人十八岁,却一点男人气概都没有,顾己打心里真的有点看不起肖建峰了。

可他还死皮赖脸的对自己说:“我有顾姐你罩着,我无需强大。”

顾己不想跟他多说废话,他要怎么想就怎么想吧。

就这样几个人嬉嬉闹闹到了胡同口,打了招呼各自回了各自家去。

--------

顾己经过卖杂粮饼的摊位,跟往常一样走过去买两块饼。

她的家人不会因为她晚回家而给她留饭,她必须自己想办法填饱肚子。

王冬梅准备收摊,一看到顾己过来,就把留着的饼递给她说道:“己己,怎么每天都搞到这么晚回家?这可不行啊。”

顾己笑笑说:“王婶,有事忙就忙忘了时间,下次我早点回家。”

王冬梅点点头:“在这儿趁热吃吧,我看到你爸他们又出去了,应该去加班……”

顾己听明白了,她爸和郑春妮出去就说明家里都吃过晚饭,她回家一定没饭吃的。

经常这样,顾己早已习惯。

这会儿她也不急着回去,就找了把凳子坐下,慢慢啃着那两块热乎乎的玉米饼,跟王冬梅一块儿唠嗑唠嗑几句。

王婶做的饼香又脆,顾己很喜欢吃。

而买饼的钱都是自己赚的,她的爸爸从来没有给她一分零花钱,顾尚和顾梅就有给,还不少呢,说是给他俩买文具学习资料的,顾己没有上学不用花钱。

顾己十八岁,连一件新衣服都没有,自己勤俭节约,啥都要自己去争取。

王冬梅还给她倒了杯水:“你慢慢吃,别噎住了。”

顾己笑眯眯说:“好,我听您的。”

王婶的摊位是她回家必经之路,摊位就在这条胡同的进口处,进进出出什么人她是一清二楚。

灰墙青瓦的胡同里住了好十几户人家,顾己都认识,处得好见面就打个招呼,处得不好就当没看见。

说到底不好处的那些人是因为妒忌她爸有稳定的工作,日子比他们过得好。

她爸顾家辉在棉安机械二厂工作,她那个后妈郑春妮在棉安食品厂做工,两人工资算可以,饭桌上经常摆有一大盘肉。只是顾家人口多,三个孩子,两个老人,总共加起来就有七口人,生活各方面的开支就多,她家的日子表面看起来不错,毕竟要供两个娃上高中,还有两个老人吃喝拉撒,所以有时候是入不敷出的经济状况。

她的亲妈刘玉娟在她三岁的时候跟她爸离婚了,当时闹得沸沸扬扬,是她爸对不起她亲妈,她亲妈一气之下就离开顾家;从那以后,顾己就没有见过亲妈,说起来她现在对亲妈的印象模糊了,她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恨她亲妈为什么狠心抛弃她。

她爸顾家辉在离婚没多久就娶了郑春妮,还一下子生了双胞胎顾尚和顾梅,这样就能在计划生育政策内,外人都眼红顾家能生这么多小孩,还不会被罚款。

顾己的爷爷奶奶在家里享清福,儿子儿媳都有份稳定的铁饭碗,他们就不出去瞎折腾,要是有个什么小病小伤的反而得不偿失。对顾己这个大孙女的态度不好也不坏,只是对顾尚和顾梅就截然不同,好的都会先留着给他们的双胞胎孙子。

顾己从小在家里是不哭不闹,亲爸心情好就给点甜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