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君臣交心(1 / 2)

皇宫中,御书房内,江南水涝八百米加急的奏报就摆放在龙案上。

皇上眉头紧皱,他正等着几位阁老还有安定邦安太傅前来议事。

“皇上,安太傅在门外求见。”贴身伺候皇上太监大总管方德躬身禀报。

“太傅来得这般快。”皇上愣了下,传口谕凌他们几个进宫的太监可刚走不到半盏茶的功夫。

方德陪着笑说:“奴才猜测,或许是太傅大人正巧有事进宫来。”

“嗯,你说的在理,不过安定邦素来无大事是不会往朕跟前凑的。今儿倒是来得巧了,不知道有什么事,宣他进来吧。”皇上坐直了身躯。

安定邦是太傅,当今皇上还是太子时他是太子太傅,其实论年纪师徒间相差七八岁,当年相处他们的关系可谓是亦师亦友。

后来,太子登基为皇,安定邦这个太子太傅理所当然就成为太傅。

与帝皇年少时有这段特殊感情,一般人通常会充分利用,安定邦恰恰相反。

太子坐在皇位后,安定邦与其渐渐疏远,所以时至今日十几年过去了,他依旧是太傅。

尽管安定邦十分低调,但只要朝堂遇上大事,皇上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安太傅,因此他的地位就举足轻重,谁也不敢小觑。

走出御书房,方德朝安定邦行礼,他则如同往日般会以一笑还礼。

说起来俩人都是陪伴皇上身边几十年的人了,虽然平素看似没什么交往,可他们彼此交情挺好,暗地里不时也会互相帮上一把。

安定邦看方德的眼色会意地点点头后走入御书房,他暗示他皇上此刻心情不好。

皇上已经收到江南水患的消息了,安定邦心如明镜,君王了解情况,越是严重越能显示出安家此举是雪中送炭。

“老臣叩见皇上。”

“安太傅不必多礼。”皇上吩咐道,“方德,赐座。”

“多谢皇上。”

安定邦坐下后,皇上挥挥手,方德带着伺候的小太监全都退了出去。

“皇上,老臣有要事。”安定邦神色凝重,“江南出大事了!”

“安太傅消息可真灵通,朕刚收到急报,江南水患。”

镇定自若的安定邦回道:“说来也是凑巧,安家有个铺子专门做粮食生意。前些日子,掌柜的去江南收购大批米粮,水患发生时他在当地,第一时间就传来消息。”

“大批米粮?”皇上抓住关键的字眼,“有多少?”

“十几万担。”

听到有这么多的米粮,皇上眼睛大亮,随即他的眼神幽暗闪烁着,眼中除了深意外还带着一丝警惕。

皇上这是心生猜忌了,安定邦看穿对方心思。

无缘无故存大批粮食、安家手底下能人不少、安定邦的身份地位,这几个加在一块若是不怀疑就不是帝皇了。

看来筠儿提醒得对,安稳久了自己果然连半点戒备心都没了。一句话皇上就起了猜忌,可见安家没有想象中那般深得信任。

抑制住心中的波澜装作若无其事安定邦淡定地说:“安家米店是小女的嫁妆,她自小娇生惯养压根不懂,急功近利想着米粮反正是人人都要吃的,拿出所有积蓄不说还借了不少银两令人下江南购进大批米粮。”

哦!皇上微微颔首,安家嫡女的事他也听说了,近来据说性子大变,如此也就说得通了。

“老臣正为此事头疼,听到江南发生水患,已经传讯让安家下人将滞留在江南没运回来的五成米粮按照正常粮价售出。”

皇上大喜:“江南还有十几万担按照正常粮价售出。”

“是,供应充足将江南那边的粮价应该能稳住一阵。”安定邦话锋一转,“至于已经运到京城这十几万担,老臣做主留三成给安家米店,剩余的七成全部捐给国库用于江南救灾。”

“太傅,你是说捐给国库?”皇上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还是说卖给国库。”

“江南那边售出所得正好还给债主,至于自家的老臣留下些许,剩下的全捐出来。”

“太傅怎么会想到捐粮呢?”

“皇上,之前为边疆运去大批粮食,事发突然估摸粮仓必定储备不足,老臣自当为您分忧。”

“太傅解了朕的燃眉之急。”皇上大喜过望,“有了安家这批的粮食,江南的灾民不会流离失所,上下一心必定能扛过这场水患。”

若说之前皇上对安定邦以及安家还有那么点怀疑,那此刻他心中的疑虑尽消。

趁着这个机会,安定邦毫不掩饰脸上算计的神色朝皇上靠近甚至还压低了声音:“皇上,老臣突然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说说。”

君臣二人相视一笑,同时忆起当年。

那时候,安定邦想要带着年少的储君干点“坏事”的时候就是这么说的。

望着安定邦灰白相间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