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太祖刘邦,好惨一男的(2 / 4)

一口气,才总算是有了些耐心,和申屠嘉说道说道。

——归根结底,天子启也不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

只要道理能说得通,甚至只要对方还愿意讲道理,天子启便都倾向于‘道理越辩越明’,而不是一怒之下抡棋盘。

申屠嘉作为开国老臣,又官居丞相,礼绝百僚,群臣避道;

便是抛开刘恭、刘弘两位少帝,以及当时实际掌控汉家的吕太后不算:丞相申屠嘉,也已经是自太祖高皇帝年间,便跻身朝堂的四朝老臣了。

又摆明一副要讲道理的架势,天子启纵是怎办恼怒,也总还是愿意耐下性子,跟申屠嘉好好解释一下自己这么做的意图。

——不全是因为汉家的天子,需要给丞相做这样的交代;

而是汉家的皇帝,需要对以丞相为代表的外朝,大致表明自己的意图。

这既是为了表面上的民煮,也同样是为了能君臣一心,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

作为一个合格,甚至是超水准线的皇帝,天子启,显然也明白这一点……

“丞相不明白朕这么做的意图,以至于外朝人心惶惶——这是朕的疏忽。”

“但也正如丞相所言:朕这么做,并非是全然因怒而发。”

“——主,不可因怒而兴师;将,不可因愠而致战。”

“这点道理,朕终还是明白的……”

象征性为自己的‘疏忽’表达过歉意,将殿内的氛围缓和下来些,天子启又是接连好几个深呼吸,才将气息捋顺了下去。

只是开口第一句话,立场却是比申屠嘉都还要鲜明、还要坚定!

“但这件事,是朕再三思虑过后,才最终定下章程的。”

“——既然定了,那,便定了!”

“无论丞相是苦口相劝,还是将朕骂个狗血淋头,乃至不惜死谏,朕,也绝不会有丝毫动摇!”

···

“如果丞相果真是不明白朕的意图,才想要同朕相商、相谈,朕当然愿意——甚至是很乐意和丞相,有这样坦诚布公的交流。”

“但如果丞相想的,是要劝朕收回成命,那朕于丞相,也同样没什么好说的了。”

“——朝服腰斩的事,自然不可能发生在丞相的身上。”

“只是自宫中离开之后,丞相回到自己的府邸,也大可悬笔磨墨,拟奏告老了。”

申屠嘉方才的话,不可谓不重。

几乎等同于直言不讳的对天子启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但休想让我闭嘴!

而天子启的这番回应,言辞也堪称强硬。

——别以为我不杀你,就当真拿你没办法了!

——我汉家,又不是没罢免过丞相!

一时间,气氛也不由有些陷入沉寂。

终,还是申屠嘉深吸一口气,对天子启一拱手,摆出一副‘竖耳聆听’的架势,才算是打破了这诡寂的氛围。

“当年,晁错劝朕行削藩之策时,提到过一句话。”

“——攘外,必先安内。”

“晁错还曾说,与我汉家而言,匈奴外蛮,不过发肤之疾;藩王内患,却是肺腑之患。”

“我记得丞相对晁错的这句话,也是深以为然的?”

天子启果真开始解释起自己的动机,申屠嘉自也把心底里那点不愉抛开,思虑片刻,才缓缓点下头。

不单是申屠嘉这么想。

对于这个时代,乃至往后数百年内的华夏君王、大臣而言,外部威胁,都始终是物理伤害。

——左右不过侵扰、驰掠边墙而已,根本威胁不到政权本身。

实在实在被欺负惨了,大不了迁都嘛!

周王室又不是没干过……

就连当年,匈奴老上单于兵临箫关,眼看着都要攻入关中,先锋兵马都快摸到长安城的城墙了,都不曾有谁觉得当时的匈奴人,有机会成为中原的主宰。

当年,坊间最悲观的展望,也不过是东迁都城于洛阳,一如宗周故事。

至于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甚至是在中原建立统一政权,却是此时的汉人们从来都没有想过的事。

不是不敢想,而是没人觉得有这个可能。

——华夏贵胄,怎会披发左衽,委身于蛮夷?!

便是举国之力都打不过,也大可往内陆、往东南方向迁都嘛!

但与‘不可能对政权、文明造成威胁’的外部威胁所不同:内部诸侯藩王割据势力,却是实打实能威胁到政权本身的。

春秋战国数百年,列强纷争不休,图的是什么?

秦末战火纷飞,楚汉争霸,让大半个神州故土都被战火所荼毒,又是为了什么?

答案显而易见:为了统一,为了天下——为了那块和氏璧雕琢而成的传国玉玺上,所书的‘受命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