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墓碑(1 / 2)

有一说一,告云舟对于林弃其实并不是很熟,他们初次见面是因为小公主,再见面是因为上官海棠。

但对于林弃这个人,他也是这中间偶尔听到了些许传闻,有好有坏,可不知为何,无论是在当初的郎妾县,还是现在的斩仙台,他老有某种直觉,跟着眼前这人,往后的自己肯定能够顺风顺水,平步青云。

当然了,他也不傻,同样知道林弃与明槿二人如今还停留于此,甚至在明帝的眼皮底下,抛下明槿,才参加这所谓的“问道招亲”,大概率也是为了自己,所以对于林弃,他也是绝对的信任的。

在听闻林弃的分析后,他也没再这个问题上纠结下去。

第三日一早,唐妙妙主动来到小屋,告诉二人,她的兄长已经醒来了。

“兄长?”告云舟一脸诧异,然后看向林弃时,发现其脸上也是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讶异之色,只不过相比起自己,林弃则要淡定许多就是了。

两人对视了一眼,连忙来到草屋。

青年男子依旧躺在床上,相比起前两日,气色明显好了许多,在见到林弃二人时,几次想要起身向二人行礼道谢,但被二人拦住了。

“你先跟我们讲一下,你们当时的遭遇就行。”林弃拒绝了青年男子想要准备礼品答应二人的事,简洁明了道。

青年男子点点头,跟林弃二人讲述起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个时代的人族虽已经建立城池防御兽族攻击,但那些兽族却也不傻,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某些力量的引导下,对人族城池发动一次攻击,而人族称之为兽潮。

寓意为无数妖兽如同潮水般向人族汹涌而来。

“一直如此下去,肯定也不是办法。”唐坤叹了口气,道,“我们既然在此定居下来,就是想要安定,想要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再四处流浪,整日过那种担惊受怕,食不果腹的日子。”

林弃点点头表示理解,让唐坤继续说下去。

“于是在一次和城中的青壮年合计后,我们一致决定,主动出击,在下一次兽潮来临之前,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唐坤说道。

“兄台这词藻用得确实是可以。”告云舟终究是读书人,对于唐坤这番措辞是赞不绝口。

“在下不才,曾经有段时间,书院来附近讲学,在下去旁听一段时间。”唐坤谦逊道。

林弃咂咂嘴,大概知道面前这人是谁了。

曾经在圣墟山禁地,还有《虚神赋》那些内容,让林弃对夫子这人的生平早已了解得七七八八,而夫子见过的那些人与事,如今也在某种程度上,与林弃记忆融为一体。

不过眼下却不是挑明这一点的时机。

唐坤继续说下去。

其实从一开始,他们在此地定居,就已然知晓频繁驱使妖兽攻击他们的是什么东西。

“是什么?”林弃问道。

“一块墓碑。”提到墓碑时,唐坤脸上流露出复杂之色,“一开始,我们想的很简单,既然那墓碑只能隔一段时间再向我们发起攻势,就代表他平日里也是虚弱的很。我们只需要去找到他,然后将他击碎即可。”

“后来过程确实也很顺利,只是在击碎墓碑之后,一名同伴突然对墓碑之下的存在有了兴趣。也不能说只有他,其实众人心照不宣,毕竟以往族人要是去世,要么抛尸荒野,要么就地掩埋,很少有立碑纪念的。”

关于这一点,《虚神赋》里也有提到,祭奠先人的传统,也是从书院之后才有的。

“为防不测,我们最终将土刨开,发现了一具很小的棺木,差不多就是装一个五六岁孩子的样子。”

“然而,就在同行人中年纪最大的老者把棺木打开的刹那,有黑烟冒了出来,然后他们……都被抓了进去。”

“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我却逃了出来,然而在我逃出老远,回头看去时,却见到一个带着大巫面具的人,在那里跳着诡异的舞蹈。”

说到这里,唐坤浑身已经被冷汗打湿,整个人像是再度回到了当时的场景。

林弃没有再追问下去,到这里,大致事情他也已经了然,若是他所猜没错的话,他能够逃出去,跟幸运与不幸运都没关系,是有人故意放他回来的。

“看样子,我们还是得先去那个地方看看才行。”林弃沉吟。

转头再看向唐坤的模样,发现他短时间别说是再去那墓碑附近,恐怕日常生活都需要人照理。

“那个……”

看出林弃心思的唐妙妙,迟疑着开口道:“我也知道那个地方,要不,我带你去?”

“不行,那个地方太危险了!”

林弃还未开口,就被唐坤出言拒绝了,由于太过激动,唐坤浑身颤抖,剧烈的咳嗽让他又吐出一口血来。

“不瞒唐兄,此次我二人前来,正是受夫子委托处理此事,不过唐兄请放宽心,我林弃以性命担保,定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