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公主四十七(2 / 3)

眉,谢嵘忽然转了话题,“母后,你别老是吃肉,你得多吃菜蔬,要不然菌菇也行!”

江皇后茫然,“我没吃多少呀!”

那么薄的肉片,吃上一盘子才多少。

谢嵘不再说这些了,转为絮叨江皇后不知保养,然后还要管丰庆帝少喝酒,刚才她说的话好像没了影。

丰庆帝自然不会觉得谢嵘在上眼药,她有没说敏王的坏话,也就顺嘴说了一句。

但拉拢举子,被人称呼贤王,这简直在和丰庆帝公然叫板。

吃了饭回到乾清宫,丰庆帝就派人出去调查了。

调查下来敏王确实风评甚好,好的简直让人挑不出错来。

丰庆帝气笑了,“真是朕的好儿子!”

于是丰庆帝把关了许久的太子给放出来了,直接给了敏王一个闷棍。

敏王派系自然如临大敌,太子派系也不敢就此放松。

唯有丰庆帝,站在高处运筹帷幄,看着那些人因为他的决策团团转。

太子现在也不会认为父皇良心发现了,他让人去查敏王做了什么,父皇最近见了什么人。

敏王一如既往,四处拉拢人手,丰庆帝也没见什么特别的人,只几日前福宁公主进宫,丰庆帝去了皇后处,三人一起吃了顿锅子。

太子莫明就觉得,是谢嵘说了什么。

太子十分感激,自己的妻子虽然是无辜的,但也不能完全逃脱责任,但是福宁却不计前嫌帮他,实在难得。

其实谢嵘也是没办法,她的首要目标是敏王和淑妃,只是因为这件事帮到了太子,那也只能说天意了。

年关将近,京城也越发热闹,朝堂上局势再紧张,小老百姓是体会不到的,他们能管好肚皮就不错了。

宁安早就解了禁,只她现在不敢蹦跶,低调的很,皇后出事时,宁安在公主府称愿不已,到后来得知皇后没事,又觉得老天爷不开眼,但明面上她在谢嵘面前一个劲嘘寒问暖,显得自己一片孝心。

谢嵘一直觉得宁安的脑子有坑,你是公主啊,你何必委屈自己?

看看康平,就顺眼多了,康平一向和谢嵘不对付,但她就直来直往,谢嵘也不会对她如何。

不过龙生九子还子子不同,丰庆帝不止九子,性格脾气天差地别也不稀奇。

无论什么年节,谢嵘这里都是稳赚不赔的,送她年礼节礼的人很多,但能让公主回礼的就不多了。

凌锐现在只有一个父亲,还是个白身,谢嵘不理会也行,但谢嵘的管事做的周到,还是会给凌老爷备一份礼,糊个面子。

送来的礼,只有特别出色的谢嵘才会给个面子看一下,其余都是直接用了或是入库。

今年敏王府的礼很重,谢嵘看着礼单,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东宫也有礼,倒是和往年差不多,谢嵘略看了一眼就罢了。

说起东宫,此刻太子觉得自己的脑袋突突的跳,他叮嘱太子妃今年给福宁的礼要厚一些,太子妃答应的好好的,等到太子忙完一堆事,要了给福宁的礼单看,却发现和往年一样。

太子没有找太子妃,而是把管事叫来,冷着脸问,“孤没叮嘱你,福宁那里的礼要厚些?”

管事觉得冤,“奴才是备的比往年多,可这单子是,是上头改了的,奴才还特意问了,上头的姑娘说就是这些,是太子妃……吩咐的……”

太子急怒攻心,去找太子妃质疑,太子妃忙过年的事忙的头昏脑涨,见丈夫过来不说温存几句,劈头就是责备,太子妃也生气了。

两人呛呛起来,最后太子怒而离开,太子妃留下垂泪。

宫人劝道,“娘娘为何不与太子说清楚,倒让太子误会了娘娘。”

太子妃抹泪,“他懂什么,只知道怨我。”

太子妃原本也是想好了给谢嵘厚一些的礼,但不知怎么回事,礼单居然泄漏了出去,这份礼单上谢嵘的礼要比旁的公主多上好几分。

然后公主们就不高兴了,有几个公主就道,“福宁姐姐是嫡公主,自然比我们这些小可怜尊贵,太子哥哥看重些也是应该的。”

这些话是当着太子妃的面说的。

太子妃总不能说就是这样,你们都比不上福宁,她的小姑子们都不好惹,想来想去,还是得把事平了再说,只能说这份礼单是假的,太子对弟弟妹妹们一视同仁,没有厚薄。

太子妃想着等事情过了再和太子说,以后补给谢嵘,没想到太子直接过来兴师问罪。

太子妃太难受了。

郭良媛在自己的院子里笑了,礼单就是她露出去的。

郭良媛和淑妃的心态很一致,都是看不到大局只专注自己的目标,盖因她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过后太子哪怕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也会埋怨太子妃没做好,礼单怎么会泄露出去,还不是自己能力不够。

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