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秀才三十五(3 / 3)

这群人聚了几次,也就摸熟了一些基本情况,苏晚枫观察过,周山泽确实做的很好,他谦虚认真,也不会一味跟着旁人的思路走。

众人知道他是举人出身,也高看他一分,经过相处,发现周大管事颇有才华,进退得体,也没看不起他们这些人,对他又有了一分好感。

待万事俱备,初夏时,这群人启程了,齐绣儿刚坐完月子,她又生了个男孩,带着孩子跟随严大壮一起走了。

朝中的人把这件事都当笑话看。

隔着海,信息也不好交流,苏晚枫也不知道他们顺不顺利,只能等待。

盐场的盐开始源源不绝产出,苏晚枫推出了低价盐,一家子拿着户籍可以买到定量的低价盐,就是根据户籍上的人口,一人一月多少盐,超出的就不是低价了。

这个一开始也不能全国推广,定点在一些地方试行,越州就是其中之一。

吃到低价盐的百姓欢喜无限。

苏晚枫现在正在琢磨报纸,碍于技术和物流,她做不了每天发行一份报纸,那就先定月报,如果可以,再推半月刊。

报纸上第一面肯定是歌功颂德,把朝廷一些惠民措施写上,有的地方朝廷免了税,当地官员士绅却不告诉百姓,然后这些钱就流入了他们的腰包。

还有朝廷赦免了一些罪犯,有的官员却依旧要收人家的赎买银子。

一份报纸不可能扼住这些行为,也能震慑。

现在也有邸报,也就是邸抄,但这个不面对百姓,主要是传知朝廷政令的,还是那句话,政令是传达了,官员不作为也没办法。

如果是面向百姓,也就多了一双监督的眼睛。

景盛帝听了苏晚枫的比划,问道,“那除了朝廷政令之外,这份什么报上面还有什么?”

苏晚枫嘿嘿笑,“可以刊印一些连载话本之类,最重要的是广告,这也是报纸赚钱的地方。”

景盛帝,“广告?”

苏晚枫道,“就是广而告之的意思,给商户的商品做广告,他们要掏钱,还能刊印一些提醒老百姓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的事,和一些简单疾病的防治方法等等,反正想到什么都能上,可以先试一下,好的话就大面积发行,不好也可以停止不办。”

景盛帝敲敲桌子,“好,你办吧。”

苏晚枫道,“那刊头就是景盛月报?”

景盛帝,“……行。”

那什么报纸是个新鲜玩意,也不知道郭尚书最后能做成什么样,但是景盛帝愿意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