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 章 念奴娇作业?彩蛋(2 / 4)

普,说这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突破,官方报道是超高速度、超低能耗,一秒可以进行1.4万次突触操作。具体没太看明白,反正很牛逼就是了。

不知道为什么要叫苏轼,难道是因为那句高处不胜寒?报道说这是全球首次对超导神经形态计算得出正确结果,那叫这个名字多少有点凡尔赛了,多不好意思啊!】

她嘴里说着不好意思,但那语气可没有半点不好意思,明晃晃的高兴自豪。水镜下的众人听得一头雾水——

“人工智能是什么东西,人变得更智慧了?”苏轼觉得自己聪明的大脑不够用了。

唐朝。

博闻强记的孔颖达开始颅内检索:“《汉书》有言,造计秒忽。秒为禾芒,忽为微细,极言物之小。所谓超高速度,速以时策,这秒莫非意指时间?一秒,极微小的时间......”

孔颖达的脸色突然变了,他抬起头,对上殿中同僚的视线:

“一秒1.4万次?!”

这难道不是神迹?!

李世民调整了一下

呼吸,神情慎重:“如此时速,怪不得是首次了。倒是这个全球,安意应该是寰宇?却不知为何撑球,难道我们生活在一个球上?”

贞观君臣对视一眼,纷纷觉得不可思议。太荒谬了,人怎么可能生活在球上呢?一定是猜错了。

【不过评论区有懂王是这么解释的,说之所以叫苏轼是因为,各领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芯片进行调整,就像他弟弟苏辙会根据哥哥的入狱频率调整自己的做官需求。】

说着,楚棠就顺手播放了一个视频,于是各个时空的人都看到一个顶着“苏轼”二字的青年男子伴随着欢快地音乐很有节奏地说着:

“弟弟,我又被贬了。”

“弟弟,捞捞。”

“弟弟......”

......

一时间,哥哥时空都回荡着“弟弟”“弟弟”的声音。

“噗嗤——”

众人笑了,苏轼的表情裂了:“这这这......这都做的什么东西?你们...你们后世这么闲吗”

什么弟弟捞捞,虽然子由是挺厉害的,但我苏轼,堂堂北宋顶流,不要面子的吗!

一旁的苏辙同样尴尬地默默别开脸,有一种公开处刑的社死感。

唐朝。

李白哈哈大笑:“这个苏轼,还真是独树一帜啊!”

杜甫亦是忍俊不禁,不过他到底温厚,笑得含蓄:“苏氏兄弟棠棣情深,堪为千古表率。”

同样得知自己被弟弟捞过的王维笑着摇摇头,心想自己幸亏急流勇退,只被弟弟捞过一次,不然,他实在无法想象有人扮演着他的样子说着“弟弟,捞捞”的样子。

根据兄长入狱频率调整为官需求,后人真是,太促狭了些!不过这也说明后人并未忘古,反倒是将他们这些历史人物用自己的方式展现了出来,怎么能说不是一种纪念呢?王维愉悦地眯起眼,别人的热闹看得真开心。

神宗年间。

宋神宗又好气又好笑:“这闹得,合着苏卿做官便是为了他的兄长?”

他想了想,苏轼虽然才高,但锋芒毕露,一张嘴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苏辙为人沉稳内敛,谨言慎行,比起他兄长来,真是靠谱不少。宋神宗抚额,这样一比较,到底谁是哥哥啊?

【都说苏辙为了老哥哥一路干到副宰相,这固然是段子,不过他俩关系好是真的,宋史都要专门提一嘴,曹植看了都羡慕。】

曹植:......说苏轼就说苏轼,你有事没事提我干啥呢?

担着七步诗罪名的曹丕抿了抿唇,最终还是什么也没有说。

北宋。

听到“副宰相”三个字的苏轼顿时就笑了:“子由高才,果真不负苏家门楣。”

一旁的父亲苏洵也老怀大慰,看着自家小儿子,怎么看怎么顺眼:“子由当真不错,望你此后亦能青云直上,为朝廷、为百姓再效劬劳。”

至于大儿子苏轼,别再被贬就好了。对大儿子的

嘴,苏洵表示也很无奈。

【这是开个玩笑啦!轼是马车上的零件,芯片也算一种零件(?)

另外苏轼一生起起落落,一直被打压却没有沉沦,最后站成了宋代文化的高峰,就像我国的科技事业虽然被封锁、被打压,却顶住压力奋勇攻坚,最终站在了国际前沿,以苏轼命名,或许有一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潇洒吧!】

“说得好!”

苏轼频频点头。这个就正常多了嘛!有深度有内涵,这才是礼仪之邦能想出来的名字,调整做官频率什么的,简直荒诞不经!

秦朝。

嬴政神情微肃。前面提到的全球首次他其实没多大波动,大秦便是最强,后世中国代代沿袭,自然也该占据鳌头,他动容的是这句被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