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9 章 阿房宫赋尾声之小李杜的恩怨情仇(上)(2 / 5)

,微微一笑:“也好,看看这次又会讲授谁的诗文。”

对此,他还是相当期待的。

【各位同学大家好呀!】

楚棠的声音是一如既往地轻快。

【又见面了,上次的课文背得如何呢?默写有练习吗?放的歌大家学会了吗?】

这里的歌指的是上次课文结尾放的《阿房宫赋》,是如今网络上正流行的“高考必备古诗文系列”。

众人倒是也乐得配合回答三连:

“背了!”

“练了!”

“学会了!”

“此等佳作,当然是要熟读成诵!”这是过目不忘且很给面子的曹植。

“杜樊川的诗文,我自是篇篇成诵!”这是杜牧的老粉李商隐。

北宋。

苏轼乐呵呵地表示他可不像后世学子那般动辄便写错字,书写这样的赋文,哪里还需要练习?

就是嘛......

“可惜无法亲往始皇陵背诵。”

看完楚棠的朗诵视频之后,

苏轼内心蠢蠢欲动,这时便羡慕起后世便利的交通来。

至于听得分明的苏辙:......

以后还是离兄长远一点吧!

挺危险的。

汉朝。

刘彻一听就乐呵了:“当然要唱要背,朕可是日日诵读,又请乐府专门演唱,为的便是时时警醒。”

话倒是那么个话,但就是这神情和语气......众人默默地低下了头。

汉代秦立,以总结经验教训为名批判秦的暴/政,为汉室立名并提供治道已经是不成文的规定,这篇《阿房宫赋》论秦论得如此警策而富于感染力,简直是搔到了整个汉廷的痒处。

所以......陛下您是在高兴骂秦朝的文赋又多了一篇是吧一定是吧?

秦朝。

李斯蒙毅等人在心中苦笑,那能不背吗?虽说楚棠指出赋文观点并不完全准确,但仍是可备一题,他们这些时日都要把《阿房宫赋》和上次水镜的记录读出花来了。

至于唱......他们是万万不敢的,谁敢在陛下眼皮子底下唱这个?

唐朝。

贞观君臣对课后任务的完成度可以说是最高的了,从房玄龄到孔颖达人手一篇读后感,李世民也是从“三吏”“三别”读到《阿房宫赋》,一边读一边悲愤不已,在心里把那些以李隆基为首的后代子孙都骂遍了。

再看水镜时,李世民早已不复当初心境。大唐的诗人太过出色,他是又想看,又担心再听到后世唐朝那些糟心事。

陪看的长孙无忌神情有些萎靡,尤记得那日水镜结束,他们各自退出太极宫,自己多留了一会儿L,便听得陛下神情悲切,满面怅然地问:

“辅机,是否是朕得位不正,触怒先圣神灵,才会有那么多荒唐的后继之君?”

?!!

好家伙,给陛下整得怀疑人生了!

长孙无忌心里一个激灵,当场给人跪下:“陛下万不可如此作想啊!”

他引经据典、声泪俱下地反驳自家陛下的观点,只觉这是自己为官以来最黑暗的时刻。所以此时看着水镜,他的心情难得和堂上的九五之尊一致,既想看大唐辉耀文德,又担心里面扔出些他们受不住的消息。

【先来讲讲作业。】

【我们上次的作业是,假如你穿越到秦汉的年代,恰好遇到秦始皇准备大兴土木,你准备如何劝谏他。】

【托这次作业的福,我们有幸可以看到政哥自己劝谏自己。】

楚棠的声音里有那么一点幸灾乐祸,秦廷诸臣纷纷在心里汗了一把,鬼知道他们当时听到这个作业时有多么惊吓,就不能留些正常的作业吗?

【讲真我本来以为这位小可爱是不会交作业的,毕竟你披着始皇本人的皮,但你竟然写了,还写得......挺好?】

嬴政面无表情地忽略掉那句“小可爱”,声音里不觉带上几分冷意:“朕岂是那般心胸狭隘之人?”

未央宫。

刘彻一记哂笑:“哼,秦始皇若是不交,你现在就该公开要作业了吧?”

众臣闻言都想起了自家陛下先前闹脾气不交作业被公开点名的事,纷纷低头忍笑,陛下这是深有体会,故而现身说法啊!

【还有挺多同学的作业也写得挺好的,比如汉武帝给秦始皇上的谏书,我总结了一下,通篇就六个字:别修了,会亡国。】

众人的嘴角一齐抽了抽,凝神去看水镜里的文本,不得不说楚棠的总结还是很到位的。

“呵呵,楚姑娘的古文,学得不错哈?”

不知是谁讲了个冷笑话。

汉初。

刘邦愣了一下,随即一拍大腿哈哈大笑起来:“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