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2 / 3)

混饭吃,又没多余工资出去吃,剩下的唯一无奈选择。

秦溪莞尔一笑,不由想起黎书青每回离开家时候车里装得那些个吃食。

悄悄往侧面看去,发现自家爱人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对杜怀的感慨很是感同身受。

“咱们每个月就按三十天算吧!每个月中旬和下旬黎主任回寿北,我们就靠嫂子家好吃的撑几天……”

从寿北来的研究小队共有六人,其中年纪最大的是黎书青,唯一已婚的也只有他。

月中就靠黎书青带来的各种吃食打牙祭,月底发了工资最阔绰,隔三差五就出门打牙祭。

月头最惨,没钱又没地方能蹭吃蹭喝,那就只有吃食堂。

“黎主任对吃的没什么追求,一个馒头配咸菜就能解决一顿,我不吃饱什么都做不了。”

别人都说是因为黎书青的工资要养活四个孩子,只能勒紧裤腰带。

杜怀听后当即就冷笑反驳了同事们的胡说八道。

大家听后,猜来猜去最终得出黎书青对吃方面没有追求。

要不是谁来吃还要出钱的食堂。

“嫂子你说,海市研究所这么大个单位,咋吃点饭菜还

得收钱。”杜怀不平。

黎书青拍拍他的肩:“我们只是合作单位,又不是人家研究所的正式员工,当然得花钱。”

杜怀的表情一言难尽。

“收钱就收钱吧……可咱们这是纯纯的花钱受罪。”

很快,秦溪就明白杜怀为什么会露出那种嫌弃又无奈的表情。

海市研究所的食堂新装修不久,建得又大又气派。

几十道菜摆成了长长一条,光是打菜的师傅都有七八个。

远看五颜六色,许是炒菜没有炝锅,香味缺少了点锅气,而且味道有些单一。

但这些在秦溪看来都是小问题,色香味首先色这点是合格了。

秦溪拿好餐具,跟孩子们在餐桌前等着。

“妈妈,我要吃三大碗饭。”

大城市就是大城市,食堂里的餐具都一水用上了不锈钢,筷子勺子还搭配了个汤碗。

平平相当高兴地摆弄着餐具,一双眼睛早黏在了旁边桌上的餐盘里。

黎书青打了不少饭菜,最后是杜怀和另一位女研究院共同帮忙才把几盘子菜都端到大圆桌上。

“今天菜还挺多,我打了几道孩子们爱吃的。”

黎书青拿起小碗,给几个孩子分饭。

而秦溪的目光则越过他看向了坐到对面的女研究员:“黄同志?”

自从上回遇到黄燕莎和罗正峰相亲,一晃过去两年,秦溪还是头回见到她。

长发剪成个男士头,眼镜也从金丝边变成了大黑框,要不是秦溪眼神好的话根本认不出这姑娘竟然是黄燕莎。

“嫂子。”黄燕莎说,许是瞥见秦溪眼底的诧异,随意抹了把后脑勺笑笑:“还是短头发方便,要不洗了老不干。”

“婶子还几天还念叨你呢!”

至于念叨内容,无非是什么时候结婚,年纪大了还怎么找得到对象之类的话。

秦溪当然不会跟黄燕莎转述这些话。

在她认知中,结不结婚是个选项,而不是必要任务。

“准没什么好听的话。”黄燕莎撇嘴,当然直到母亲会说些什么:“我选择跟着黎主任来海市是真来对了。”

要留在家里,就不是从旁人口中辗转听到几句唠叨,说不定已经被压着嫁人了也说不定。

在老一辈人的心中,工作再好也终归抵不过一句结婚生子。

而黄燕莎的情况并不是不愿结婚,而是一直没遇到想结婚的人选。

接过黎书青递来的筷子:秦溪说:“我听书青说你可是组里的技术骨干,组里十个男同志都比不上你。”

“嘿嘿。”黄燕莎笑着点头,在工作方面她可是相当自信。

“嫂子身边要是有什么优秀的男同志就介绍给我。”黄燕莎大大方方诉说着想要结婚的意念,同时也忍不住吐槽了遍所里的男同事。

杜怀摸了摸日渐稀少的头发,还有坐下堆叠成三层的肚子。

黄燕莎说的

每一条他都中招,就是想反驳都无从说起,因为人家也没乱说。

羡慕啊……

羡慕什么?

羡慕坐在对面温柔给孩子喂饭的黎书青,就是已婚人士的身份曝光,也挡不住所以那些开放海归小姑娘献殷勤。

他们几人私下了还偷偷八卦过和主任异地分居的嫂子会不会有危机感。

眼下瞧着……黎主任好像才是担心的那个人。

嫂子带四个孩子又在开店做生意,平时不知要接触多少有钱人,关键人长得还好看。

如此一想,杜怀只觉得更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