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领悟了(3 / 4)

白了,但旁边还有两个不明白的小白呢。

许森疑惑道:“到这儿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就要把当了一百多年太宗的永乐帝变成了明成祖呢?”

是啊,为什么呢?

洪武朝,跪在母后膝前的朱棣也气红了眼睛。

明世界道:“这里还要解释一个词,我们现代都比较陌生的,那就是‘亲尽则祧’,祧在这里可以给他组个词,兼祧。兼祧的意思是一个继承人同时继承两房,这么说就是被祧的那支不太重要的意思。亲尽,便是亲缘关系远到已经可以忽略的地步。如果按照这个规则,你说嘉靖帝想把他爹弄到太庙祭享,被祧出去的会是谁?”

明世界这史话讲得太精彩了,吸引了旁边差不多吃完了都在闲话家常的一大批听众。

对于这个答案,朱元璋等已经是了然于胸的,但他们竟然听到了什么答案?

一个四五十岁看起来比刘邦还邋遢的村里闲人说道:“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他是最远的。”

还有人说对的!

刘邦怀疑地打量村人们,不像是说笑话。

可这是在他们大汉,这是一个种地的庄稼人都知道的题目啊。

各位面正在观看天镜的人们都忍不住给他们递答案:“当然是明太宗啦。”

明朝,开启直播的三个位面中,最尴尬的莫属万历皇帝位面。

徐霞客已经不赶路了,坐在路边看。嘉靖十七年,嘉靖帝给其父上庙号的时候,不是没人说过他的作法不妥。

但,嘉靖帝一意孤行啊。

没想到这事儿能被揭发到□□眼跟前。

朱元璋眉头紧紧皱着,看大家听闲话似的模样,两根浓粗的眉毛几乎都要锁到一起去了。

秦始皇也没好到哪里去。

连一国之祖万世不祧的规矩都不知道,后世子孙们的确抛弃了很多先祖的东西。

明世界却一点都不介意,笑着跟大家道:“忘了说,在封建社会还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开国之祖万世不祧,换句话说,明太祖朱元璋的神主牌位,是永远都要被放在最中间的。”

这下大家知道了。

一个八九岁的小孩子也听得津津有味,本来蹲着的小身子突然站起来,一双眼睛明亮亮的:“世界哥,我知道啦。嘉靖帝想弄出一个牌位,就得弄明太宗朱棣哒。”

朱棣眼前一晕,提前体会到那种脑瓜子嗡嗡的感觉。

“壮壮的回答完全正确。”明世界给小家伙竖一个大拇指,“不过朱棣是嘉靖帝这一支最高的祖先,而且他的功绩一直像星星一样闪烁在他们这一支子孙的头顶,祧出去朱棣,朱厚熜可有点不太敢。然后他想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给朱棣改个尊号,号为成祖。”

众人恍然大悟了。

“这样的话,明成祖也成了万世不祧之祖。明成祖下面的皇帝明仁宗朱高炽,即是亲尽的那一位。经过一系列骚操作,朱厚熜终于可以合理合法的把朱高炽的神主牌弄出去,然后把他爹的放进来。”

脸上还隐隐作痛的朱高炽,在这一瞬间他想让他爹再给他两巴掌。

朱瞻基悄悄往后撤。

也不知是谁生出来的孩子,这么欺负他爹。

朱棣看看自家不合心意的大儿子,一时间不知道是该同情他还是该同情自己。

成祖,祖什么。

不肖子孙,还不如把你祖宗给祧出去放到偏殿去呐。

只见天上老爹的脸色已经黑到了黑不动反而有些白的地步了。

朱棣觉得有一天他上去,先迎接他的肯定是一巴掌。

明世界说完,听故事的人中一人叹道:“这操作,的确是够骚的。”

也有人说起来:“没有个儿子就是这么受人欺负的,连皇帝都不例外。”

“现在到底是不一样了,你没见,村里儿子多的人家,爹妈的背到现在都驼啦。”

胖乎乎的二婶子翻了个白眼,道:“你说的是那明大河家吧?三个儿,娶媳妇的时候难死他了都,现在连个住的地方都没,还笑话他那亲兄弟。”

明大河的亲兄弟明二山,与大哥家正好相反,他家仨闺女,闺女的日子也都过得不错。

但没儿子,人人都要在背后嚼他们家舌根。

连明大河都在街里笑话明二山。

刘邦对这些话听得挺认真的,跟许森道:“现代人连祖宗怎么祭祀的规矩都不记了,怎么还记着儿子比女儿好?”

许森:“或许是因为自古以来都是男的娶女的,反一反或许就都觉得女儿好了。”

明世界想了下,赞同道:“你说的还真是挺大的一个原因。”

朱元璋已经平复好情绪,对明世界十分客气道:“小伙子,朕,我还想听听明朝的事。”

许森看向璋叔,就别扎心了吧。

一下子接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