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 3)

玉露凝棠 一枝嫩柳 1708 字 1个月前

方幼眠起身去迎,“夫君回来了。”

“净房早备办了热水和衣衫,夫君可以先去沐浴。”

面对她贴心备至的话,喻凛看了她许久,才淡嗯一声。

他收回视线,扫了一眼堆满贺礼的案桌,没有说些什么。

方幼眠派了两个小丫鬟跟上去,在净室外等着听吩咐,而后松了一口气,凝神快些将贺礼清点登册。

有了方才那一桩插曲,雯歌也不敢再多话了,小心翼翼抿着唇做事,主仆两人带着丫鬟们,抓紧时辰,终于在喻凛沐浴出来之前整理好了。

男人披着外衫,清隽的眉眼如同上好的琢玉。

他似乎径直要往偏寝走的模样,方幼眠叫住了他,“夫君。”

喻凛看过去,以为她有什么事,猜测亦或是要为方才她的贴身丫鬟所言而辩解。

还没张口,便见到方氏走到她的妆奁台前,拉开黄杨木多宝格,从里面拿出一个什么物件。

她倾身的时候,方便握笔蘸墨挽起来的袖裾落了下来,盖住她清瘦不着一饰物的嫩白手腕。

方幼眠很快折返,拿着小锦盒到他的面前。

她手里的东西,十分小,能装在这个里面的,必然是小物件,所以这是什么?

很快,喻凛便知道答案了。

方氏到他差着两步距离的面前站定,跟今日那会基本一样。

“夫君凯旋归来,我也没有什么好赠夫君以表恭贺之物。”

她边说边打开小锦盒子,“便做了一个香囊,里面放了一些香料...”

她的话不曾说尽,可也没有再说了,把她的礼给递过来。

静静躺在小锦盒子里的香囊,是湛蓝色料子所制,表面绣了祥云纹路,简素却不失精美。

这是方氏亲手做的。

“......”

她原来也有给他筹备贺礼,并没有忘记。

今日席宴散了之后,送母亲回去,母亲吃了一些酒水很高兴与他说着话,便讲她这些年辛酸无比,膝下就有他一个能撑起长房的男丁,他父亲自打战场上受伤之后,足不出户,家中便寂寥起来。

喻凛被派走边关以后,她整日里提心吊胆,家里的叔叔婶婶也不亲厚,她日日提心吊胆,很是担心他在外出什么事,因为他不在,父亲又不怎么出门,瀛京的人都低看她。

眼下他凯旋归来,给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又给她挣得了诰命,光耀了长房,她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和欣慰。

说着说着,又讲到了方氏,说她一点都不好,办个席面办得好小家子气,宫内的人来见了,只怕回去不知怎么说喻家呢。

家里不是没钱,官家也赏赐了许多,就应该风光操办,话越说也不好听了,喻凛听得不大欢喜,又不好和吃醉酒的崔氏讲其中盘根错节的利害关系,她未必听得进去也听得懂。

只道,“母亲不要这样讲,她办得很妥当,便是祖母也寻不到话来说,再者,宫内不会管家宴的事。”

崔氏冷呵,全然没有听进去,“如今你是很会为她说话了,她什么都好,她讨好了你祖母,又来讨好你。”便是喻将军,也道她当家做主做得不错。

崔氏心里不痛快,又诉说自个的委屈,“除却你小妹,没人知道你母亲的难过。”

她讲喻初倒是贴心窝子,偶尔陪着她,后又绕到了祝家祝绾妤的身上,提到了今日的贺礼。

“我们两家是世交,知根知底,她跟你小妹交好,你又与那祝家大郎往来,不如...”

话没有说完,喻凛知道崔氏要说什么了,径直打断,“母亲吃醉了,好生歇息罢。”

“她用心给你做衣衫,况且上次你去祝家...”

“母亲想必误会,儿子上次并非是去祝家。”喻凛解释清楚一切,崔氏听完只道缓声迷道原来是这样,后酒劲上来,晕晕沉沉又说起方幼眠,家中的人都给他准备了贺礼,她是他的妻子,却什么都没预备。

喻凛打断,告知崔氏,方幼眠操劳家中已经很是辛苦,他日日看在眼里,什么贺礼之类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而后让静谷庭的丫鬟将崔氏扶进了院内。

他回了玉棠阁。

方幼眠说完之后便静静等着,喻凛不接话,她也不曾再张口。

总之贺礼是送了,喻凛接不接又是另外一回事。

这个香囊虽然不贵重,到底是耗了时辰做的,除却恭贺喻凛得胜归来,也有一层答谢的意味在,感谢喻凛帮她去跟崔氏游说,叫她管家的事轻松了许多,没有那般劳累了。

这一层,自然是不能跟他讲。

看着眼前柔顺贞静的妻子,她的身姿娇小,身量堪到他胸膛,垂着俏白柔和的脸蛋,敛着睫毛。

给他送礼,也跟往常一样,从不抬眼看他。

男人喉骨上下一滑,往前跨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