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农村教师三部曲”(第四更)(1 / 2)

《废都》这本小说,和贾平娃以前写的小说风格截然不同,作品也是毁誉参半。

这或许与他这几年遭遇事情,心境发生变化所导致的吧?

第二天早上八点正式发丧,农村把这叫“上山”,对于棣花镇的村民来说,本来也是上山——坟地就在镇子后面的山坡上。

出殡路线由阴阳先生事先测好,一旦选定路线,不管天晴下雨,遇河搭桥,遇坡驾梯,绝不回头。

作为老大的贾平娃披麻戴孝,手里捧着父亲的遗像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到了埋葬处,按照阴阳先生的吩咐“落椁”,贾平娃还写了一篇悼文在父亲坟前读了一遍。

“父亲贾彦春,一生于乡间教书,退休在丹凤县棣花;年初胃癌复发,三个月后便卧床不起,饥饿疼痛,疼痛饥饿,受罪至第二十七天的傍晚,突然一个微笑而去世”

写的情真意切。

出殡结束后,贾家大摆宴席,感谢来宾以及帮忙之人,方明华他们吃完饭后就开车返回西京。

等再见到贾平娃已经是七天之后。

时间进入八月份之后,作协的会特别多,经常三天两头学习,学些各种文件,而且不准请假,连正在白鹿原闭门写作的陈中时也不例外。

也就是这个原因,方明华、陈中时他们才能凑到一块聊聊天,今天就是这个样子。

早上学习完,下午还要讨论,中午大家在作协灶上吃饭,外面天气热的要命,所以都不回家就在方明华的办公室几個人闲聊——因为他的办公室的茶高级,不是作协单位发的劳保茶而是从自家屋里带来的龙井,几个人都是喜欢喝茶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喝着热茶,吹着电风扇,四个人聊着天。

贾平娃脸色仍然有点黄,但精神要比前段时间好的多,酒是不喝了,但烟不离手。

“中时,你那本《白鹿原》写完了吗?”贾平娃随意问道。

虽然陈中时至今没有公开小说内容,但大家都知道了他的小说书名——就是他的老家白鹿原。

陈中时也抽着烟,抽的是牌子叫“巴山”的雪茄,是汉中地区一个厂子的品牌,味道很冲但价格便宜。

他听了贾平娃的问话,说道:“还早咧,第一稿结束,但第二稿才写了不到一半。”

“明华,听说你也在准备一个长篇?”贾平娃又问坐在边上的方明华。

方明华倒也没遮掩,很大方的承认说是在写农村教育题材的小说。

“又在写农村教育?算上你前面写的《乡村教师》《一个都不能少》,这不成了三部曲了?”

方明华倒没注意到这个问题,现在听贾平娃一说,的确是。

“陆遥,你呢?”

“小说我没写,我在写一个随笔,主要是写《平凡的世界》一些感受,这是应明华的邀请。”陆遥说道。

“不是我,是读者。”方明话否认。

《平凡的世界》正式发表之后,已经印刷了两次,巨大的读者群纷纷想了解陆遥写这本小说的背景以及一些感受,这些读者来信由挂名出版的深圳海天出版社转到盛世图书这里,然后又由宋棠棠交到方明手中。

于是方明华见到陆遥邀请他一本随笔。

陆遥答应了,这段时间就在忙这个,随笔名字叫《早晨从中午开始》,历史上陆遥也写过,非常感人。

作家写随笔非常常见,何况是像《平凡的世界》这么热销的作品,贾平娃听了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我说平娃,你问了一圈,那你在写什么?”陆遥反问道。

“这几个月都在为我父亲的事操心,哪有心思写东西?”贾平娃苦笑了声:“不过安葬我父亲之后,我在我老家住的那几天,心静下来后有些有了一些想法。”

“什么想法?”陆遥问道。

“我想改变。”

“改变啥?”

“以前我写的都是农村,写的是我们商州,现在想写城市,写我们现在住的西京,以前都是传统的叙事,现在想写的魔幻一点。”

听到贾平娃说自己准备写“魔幻”一点的小说,刚才比较沉默的陈中时也抬起头看着他。

“魔幻?魔幻现实主义?”

“对,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贾平娃缓缓吐出一个烟圈。

李商隐的诗句。

陈中时一听,竟然笑了,满脸皱纹舒展开来。

“你说,这奇怪了?”

“啥奇怪?”

“我现在的写的这本书也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陆遥在年初发表的那篇《生命树》里面还有魔幻,好嘛,平娃,现在准备的新书竟然也要写魔幻现实主义明华,你现在正写的这本呢?”

陈中时转过头看着方明华。

“我没有,老老实实的现实主义,但用的是新写实小说写作手法。”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