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轨迹已经改变(1 / 2)

李平走后,李承乾老老实实跟在李世民后面,一双眼睛滴溜溜地转着。

他总觉得刚才父皇的表情有些不对头。

“难道是我猜错了?”

“不应该呀!”

“那父皇还有什么别的意思呢?”

李承乾心里想着,壮着胆子开口道:“父皇,儿臣有一事不明。”

“说!”李世民老怀大慰,看来这段时间的教育还是有成效的,这小子都会提问了,不容易呀!

哪像之前跟块木头一样,只会是是是,看起来倒是听话,实际上什么都不是。

人嘛。

不怕犯错,就怕不思进取。

可是他的经验还是少了些,脑子也不愿意转弯。

若是能够多想想,和李平倒是个不错的组合,兄弟齐心,天下太平。

关于储君的位置,李世民也在犹豫,在考量。

养蛊的方式无疑能够选择一个为他延续大唐的好帮手,但后果和风险也十分严重,历史上的前车之鉴数不胜数。

最好的情况就是太子雄才大略,能够压服其他兄弟。

虽然不想承认,但问题是现在的李承乾确实做不到,李世民就必须要想其他的办法。

扶持李平是最好的选择。

毕竟他和李承乾年纪相仿,血脉相连,而且没有野心。

只是那孩子的胆子太大了,而且百无禁忌,并非是储君的最好人选。

而李承乾拥有大义名分,只要不做出过于荒唐的事情,位置是稳定的。

问题在于未来如何。

李承乾是否能够接过他打下的江山。

李世民心中微微叹息,最近的事情都难以如愿,可他又不能够如何。

都是自己的孩子,也不能真的弄死一个给另一个铺路。

算了,朕正值壮年,倒也不用考虑那么多。

若是承乾争气些,未来有平儿辅佐,自然万事无忧。

即便不争气,也有一个备用选项。

眼下看来承乾还是有希望的,这不都已经开始主动思考问题,主动提问了么?

“父皇,儿臣刚才是不是会错意了?”李承乾开门见山地问道,“您刚才的话是不是还有其他意思?”

听到这话,李世民一口老血堵在胸口,差点没憋死。

亲生的儿子。

不能打死。

忍住。

这一刻,李世民觉得心累。

我做了这么多可都是为了你,结果你过来给我一刀。

朕刚才说的话确实有深意,可能说出来么?

我能说暗示你压服自己的兄弟?

我能说暗示你解决未来对你有威胁的人?

我能说刚才是威胁了另一个儿子?

动不动什么叫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动不动有些话是不能挑明的?

整了半天你就领会出来这个!

算了,算了,知道动脑子总归是好的。

李世民不断地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忍住打人的冲动。

李承乾却还是不知死活地问道:“父皇,我说错了么?”

他之前就发现,李平直来直去的说话父皇似乎很欢喜。

既然如此,他这样没有问题吧?

不懂就问吗?

“昨日与你说的以工代赈可想明白了?”

李世民叹了口气,转过头看向自己的儿子。

没办法,亲生的。

笨就笨吧!

一点点教总行了吧!

李承乾闻言有些恍惚,但还是本能地回答道:“儿臣仔细思考过,这以工代赈的核心似乎就是将好几件事情变成一件事情来做?”

李世民有些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小子倒也不是完全的没有脑子。

“你说得不错,平儿此计的核心便在此处,但却并非是他首创。”

“你作为储君平日里好多读书,多思考。”

“以工代赈在晏子春秋中便有所记载。”

“你可知为何后人极少使用此法?”

李承乾摇了摇头。

李世民叹息道:“因为这件事没有油水可捞,以为这件事情花费的钱财都是有数的,很难做手脚,以为他们心中没有百姓。”

“承乾,你要记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天下最重要的是百姓,你有本事让他们吃饱饭,穿暖衣这天下就安定了,用人的时候以此作为标准,也就有了大致上的方向。”

李承乾有些迷茫地眨了眨眼睛,没有理解李世民这番话的意义何在。

李世民摇摇头道:“君臣相交,贵在心诚,仔细想想,平日里与你接近的人里面有多少是为了你,是为了天下,是为了百姓国家的又有多少是为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