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名奇葩的他(2 / 2)

这些负责调查的官员并没有说谎,按照燕广的证词,刘英的确广泛与人交往,这些人中难免会有不法之徒,至于图符,刘英不过是为了摆在佛老像前而制造的。但设置官职一说,却属于荒诞了。刘英即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这么做。况且从他平时的表现来看,他不可能喜欢这样折腾。那么,这些官员所调查出来的刘英擅自设置朝廷官职的“事实”到底是怎么得来的显然就成了一个谜。这些负责调查刘英的官员与刘英无怨无仇,没有必要诬陷刘英,而且他们也深知刘英与皇帝的关系非同一般。所以,不敢诬陷也在情理之中。但不论怎样,刘英的犯罪证据确凿,即使是明帝,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兄弟做得太过火了。

明帝在不久后就给了刘英处罚,削掉“楚王”封号,把刘英调离封国,徙居丹阳泾县,为了让他可以活着,赏赐给他五百户,供汤沐之用。本来,这件事可以到此结束。但随之而来的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后,事情就不能到此结束了。

刘英被燕广诬告前,朝廷的太尉虞延早已经得到了类似的奏折,虞延看了奏折后就把它扣了下来,因为他的想法很简单:首先奏折所说的内容不符合事实;其次,即使符合事实,由于刘英是皇上的亲戚,所以也不能把此事闹大。但燕广在那道奏折上去石沉大海后,立即就直接托人找到皇帝,把这件事说了一遍。明帝这才派出人去调查。同时,又派人去讯问虞延,为什么要隐藏此事。虞延在那个形势下已经说不出什么理由,就自杀了。刘英在丹阳听到这个消息后,认为皇帝真的想把此事搞大,所以出于不想连累他人的心,也上吊自尽了。

明帝得知此事后,很是悲痛,先是下令以侯国之礼来葬刘英。但同时,他把检举人燕广封为折奸侯,命令让燕广来办理这个案子。燕广这个人不但是歪曲事实的行家,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酷吏,他把和刘英有来往关系且在册的一律下狱,多达数千人。这些人中有在朝亲贵,有藩国要吏,有民间名士。

在严刑之下,多人被处死,随从的流放。被燕广诬告的颜忠与王平进入狱中后自知将死路一条,于是开始诬告他人,想在临死前找几个垫背的。他俩一口咬定隧乡侯耿建、郎陵侯臧信、护泽侯邓鲤和曲成侯刘建等也参与了他们的佛老活动。燕广派人将这些人捉拿到洛阳,可这些人居然都说自己根本不认识颜、王二人。但,燕广已经诬陷了那么多人,已经不在乎这几个了,也把他们定罪。如颜、王二人这样的人很多,他们被捉进来受到诬陷后,立即又去咬别人,一牵十,十牵百,几千人被牵扯进来。整个东汉帝国处于阴云之下。

后来,光武帝夫人马皇后出面劝说明帝,这件案子牵扯太多人进来,事实上是根本查不出什么问题来的。还是罢手吧。

明帝突然醒悟,东汉初期的这次楚王案才宣告结束。

而折奸侯燕广的下场已不得而知,不过,一个靠歪曲事实而得到功名利禄的人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还会做出同样的事情。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他的下场也就可以猜测得到,毕竟,诬告不是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