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人民群众的“解放英雄”(2 / 4)

直属的“南机关”负责,该机关成立于1941年1月,受铃木领导。据昂山回忆,因为起初决定这30人潜回缅甸后主要是搞武装起义,所以训练所极为严格,他感叹说:“要不是海岛的话,恐怕就逃走了。”

在进行军事训练的同时,铃木也不忘利用他们的反英情绪向他们灌输亲日的理念,他对这批人说:“缅甸老百姓在英国人的殖民统治下,痛苦生活了100多年,现在是清算白人的时候了!日本与缅甸同种同族,共存共荣。大日本帝国决不容许白种人继续统治缅甸,一定要还给你们一个独立的缅甸!亚洲是亚洲人的,让英国佬,美国佬,法国佬都滚出去!”

缅甸人积极配合日军攻缅,并参与攻击中国远征军

1、独立义勇军为日军迅速占领缅甸,提供了相当重要的帮助

本来日本只是想策动缅甸独立,以控制滇缅路,切断中国的补给线。然而,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2年1月,日本统帅部为切断滇缅路并打击英美军事力量,也为了抢夺缅甸的铝矿、石油及大米等战略物资,决定发动缅甸战役。为了配合日军作战,缅甸独立党员在铃木的带领下,悬挂起象征缅甸独立的孔雀旗向缅甸国内进发,在各地组建独立义勇军。借助势力遍及缅甸国内的德钦党,独立义勇军迅速壮大,越过泰缅边境时仅有190人,到进入毛淡棉时已激增到5000人。

这些义勇军为日军侦察、收集英军、中国远征军的详细情报,进入农村为日军筹集粮食,还有一些人潜入英军阵地偷来枪支参加义勇军。据随军的日本记者后来回忆说:“到农村去的义勇军领导做一番讲演后,振臂一呼,立刻有不少青年当场加入义勇军。‘赶走英军,缅甸独立的时候到了!日军是援助缅甸独立的!’这种宣传在缅甸人中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缅甸到处高喊‘独巴马’(意思是‘缅甸人的缅甸’)。”独立义勇军所到之处,都高喊“赶走万恶的英国人,缅甸独立的时刻到了”“日本人是来援助缅甸独立的”等口号,这对饱受英国人欺凌的缅甸人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由于缅旬独立义勇军无孔不入的宣传活动,缅甸民众欢呼着迎接日军,日军也同样用‘独巴马’来欢迎独立义勇军。日军无后顾之忧,一路进攻到仰光,从未发生过一次通信线路被切断的事,缅甸人欢迎日军。”

应该说,缅甸战争初期当地人对日军的欢迎确实出于真心。独立义勇军虽非正规军,但对日军帮助不小,“举凡有关侦察、情报、宣传、架桥、行军、补给与扰乱后方等等军务,他们起到的作用远胜于日军。”随着独立义勇军的宣传,缅甸当地人也被动员起来,“给日本人做向导,或者为他们供粮米、备饮料,竭诚协助。倘有印度部队被日军追击,逃入山庄,当地居民都拒绝协助补给,又如果敌势弱小,他们还会揭竿助战。勇敢的青年则骑牛通报日军。”当日军第33师团进攻仰光被宽达1000米的西汤河所阻,山炮及快射炮带不过去,而日军工兵苦于找不到材料无法架桥时,缅甸人就代为架起特有的筏桥,“简单实用,完全符合日军需要。”

相比之下,缅甸人痛恨英国人,这种情绪也连累了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缅甸人本来就认为中国人和印度人一起帮着英国人垄断了缅甸经济,而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日更是被当地人视为帮英国维持殖民统治,因此中国远征军所到之处很难得到当地百姓的理解和支持。缅甸人帮日本人侦察和传送军事情报,这给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独立义勇军后来还直接参与攻击盟军防线。这些都对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产生了作用。

2、缅甸人之所以被蒙蔽是因为日军入缅初期军纪不错,也很懂得宣传

除了独立义勇军的宣传和缅甸人对英军的痛恨之外,日军之所以能得到缅甸人的支持,还因为入缅初期日军非常注意军纪和宣传。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贴告示安民。据日军随军记者小俣行男后来回忆说:“我去仰光市内转了转,防波堤上贴着日军的大布告。布告上堂而皇之地写着“驻缅甸的日军行动受世界之注目,军规必须严正——军司令官”。街上贴着告居民书。麻烦的是,一种语言不够用,仰光不仅有缅甸人,还有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此,日军罗列了缅甸语、印地语、孟加拉语、汉语、英语等各种文字写成布告贴出去。”

利用缅甸民间传说。在缅甸民众中,传说“正当缅甸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从东方出现了骑着白马的‘博莫乔’将军前来拯救缅甸。”指挥义勇军的铃木就利用了这个传说,骑着白马,自称为“博莫乔”。骑白马的“博莫乔”和义勇军的牛车部队成为一个迎合民意的神话,在缅甸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博莫乔”一经过各个村落,村民们常常合掌致意,满怀喜悦地流着眼泪。当缅甸独立义勇军进入仰光,并在那里举行胜利游行时,铃木仍然骑着白马以“博莫乔”名义现身,赢得了全场轰动。

尊重当地人信仰,利用僧侣的影响力。缅甸为一佛教国家,僧侣是社会的领导阶层,对于赢得民心来说,安抚僧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