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船坞?(2 / 3)

样为以后后续的发展打下基础。

刘海的想法就是,以后需要什么参数的零部件,直接给其他研究所,然后别人就朝这个方向努力。

那么自己是干什么的?当然是把握方向,设计之类的。

而且可以预见的,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直升机上面的零部件,电路,传感器越来越多,不可能刘海一个人就完成了。

还有外形可以抄老美的,但是核心的控制系统?这个你敢抄?

哪怕是刘海航母上这些飞机的核心飞控系统,刘海拿出硬件,这些软件也需要重做,自己只是提供大的方向,也就是指出你这个系统要达到什么要求。

这些老美的核心系统,底层逻辑什么的都是别人的,况且这玩意刘海不懂…也不需要懂。

回到维修科这边,继续加班。

刘海在这边加班,就在不远,大概也就几公里的地方,从四个飞机制造企业来的工人,第一次看到巨大的车间。

客机成品车间因为工序较多,所以厂房长度达到了一百五十米的长度,巨大的钢结构屋顶,还有宽敞明亮的车间。

“大家请看绿色的地面,切忌不可走其他颜色的地面。”

“大家看到的就是我国最先进的飞机制造车间…。”

这些来参加培训的人,有些厂子刚才建立没几年,那里见过这样大的阵仗。

今天带这些人来参观一下,主要是让这些人有个大概的了解。

大家从厂房这里进入,那边出来,见识到了飞机从零部件到成品,最后大家参观了了飞机内部。

然后又来到了货机生产车间,然后就是安排住宿,另外先进行理论生产培训,就是刘海说的溯源,每一架飞机都有自己的档案。

看的这些技术工人们是打心眼里面佩服,能被选来这里培训的,哪都是骨干中的骨干。

不过这些骨干还要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那就是先测色盲,因为飞机内部的线还有接头什么的都是各种颜色。

第二天星期一,刘海正在开会,这是每个星期一的都要开的,刘海坐在下面,专心的听着,而那些其他飞机厂来的技术人员,则开始先进行理论培训。

老师先发了厚厚的生产工艺手册,然后开始讲解。

飞机制造产业是一个很高端的产业,里面涉及到很多的东西,里面的很多零部件,其他飞机厂自己还不能生产。

只能先一步一步的来,对方厂子先生产能生产的零部件,后续慢慢的在摩托车厂的指导下,逐步完善。

摩托车厂以后的地位就不用说了,全国那么多厂子,造汽车的,拖拉机,挖掘机,卡车的,谁不给摩托车厂面子,没有摩托车厂这个老大哥,就没有其他厂子的今天。

刘海开完会之后,就回到维修科传达了会议精神,那就是生产第一,以生产为核心,摩托车厂这边不怎么开会,一方面是因为摩托车厂没有太多的高级知识分子。

这事情说出去恐怕都没人相信,但是摩托车厂有一帮子技术工人,这些技术工人都是能吃苦,自己自学,逐步掌握自己车间的各项技术。

这种是属于本厂培养起来的,没有接受过其他杂七杂八的什么自由之类的风。

“小刘,给你的翡翠送到了你后面的房子里面,你自己有空去看看。”下午孙爱国来车间给刘海打招呼。

刘海点点头,那边房子厂长也有钥匙,毕竟要给自己放酒什么的。

“昨天下午带其他厂子来学习的人去车间先参观,这些人第一次见到咱们的大厂房,都惊呆了…这些人不知道咱们还计划修建更大的厂房。”孙爱国说这话的时候,眉飞色舞的,一点也没有一个十万人大厂的厂长的稳重。

刘海点点头,孙爱国继续说道:“黄岛汽车那边一期量产了…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那就好啊。”刘海也不知道这个做法对不对,因为明显会面对其他国家汽车制造企业。

德国其实就是靠机械,汽车这些行业崛起的,看看后面英国的很多汽车品牌都是被德国收购的,就知道这个国家的汽车实力了。

不过现在估计有点惨,在价格面前,一些小瑕疵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如果产品性能好,价格也不贵,那么其余人就没有活路了。

“游艇制造这一块,准备今年选个地方建立分厂,咱们厂子制造,然后运输比较麻烦。”孙爱国这边也接到上级的批复了,游艇这一块以后在其他地方建立分厂。

“其实也可以就在京都,把运河疏浚一下就可以了。”刘海早就准备了好东西了,听到厂长心里的不舍,立即就开口说道。

孙爱国果然很不愿意游艇车间外迁,听到这话立即问道:“怎么疏浚?”

“专门的疏浚船,就像抽水一样,这个是抽泥浆,把运河里面的淤泥抽出来…。”刘海一通比划。

“这个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国外疏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