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8 章 突变(2 / 3)

故而今日他们在雅集上的表现比从前容易亲近许多,令在座不少人都颇为惊讶。

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彻底改了性情,只是从前十成的傲气如今收起了三成罢了。加之谢拾在场,明知这是一位才华在自己之上的人物,二人在他面前不免自诩“后学末进”,一心求教,姿态自然都摆得极低。

非但他们如此,在座众人皆如此。

若是今日谢拾不在,有机会来到雅集上的士子学问平平、不入江南士人法眼,大概就能欣赏到何谓“南士傲气共一石”了。

是以谢拾话音落下,宴席一角顿时陷入沉默。谢晖与江博物脸上都显出几l分尴尬。

反倒是被盖章为“倒欠傲气两斗”的严元浩汩汩饮下一盏酒,不服气地嚷嚷道:“凭什么轮到我就是倒欠两斗?”这并非赞美他性情谦和,反倒是鄙夷他丝毫没有读书人的架子,什么三教九流都能往来。

严元浩十分不忿,用他从谢兄这里学到的新鲜词来说就是:“我冤啊!分明是这两个家伙拉的仇恨,怎么还牵扯上我了?”

见他酒杯已空,谢拾亲自斟上一盏,笑道:“所以说是谣言嘛,本就不可信。”

他随口一说,本以为大家只会一笑而过。不想三人却似乎颇为在意。谢拾不由反思起来,他歉然道:“严兄、谢兄、江兄,此番是我多言,不该说这些。三位深藏若虚,在下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岂会听信谣传?”

啊这?

有没有可能,这真不是谣言?

自认对得起这番夸赞的严元浩倒也罢了,已经美滋滋地翘起唇角。完全对不上的江博物与谢晖却面面相觑,心照不宣沉默下来:突然有种骗了老实人的感觉?

一时间,本就被谢拾才华征服的二人受宠若惊,暗暗发誓日后定当谦虚自省,不负谢兄所誉。

心情复杂的两人郑重其事举杯:“谢兄谬赞,愧不敢当!”

倒是两人从此以后果真改了行事作风,流传出去又成了一则令人津津乐道的逸闻。

而这些就是后话了。

且说今日的杏花宴,众人皆是尽兴,大出风头的谢拾立刻成为城中冉冉升起的风云人物,诸多士子争相踊跃与他结交,料想之后又是源源不断的文会邀请。

更有严元浩三人约他不久之后一道去踏青。谢拾自觉闲暇,二话不说答应下来。

此外,这回杏花宴上谢拾还遇上了一位“熟人”,正是林家大公子林承宗,上月谢拾随钱致徽迎亲时与之恰有一面之缘。

二人之间有着钱致徽这道桥梁,比陌生士子熟络一些,况且林承宗才品读过《金玉录》上的文章,对谢拾的才华佩服得紧,既然遇上了,难免拿出往日学问上的不解之处向他请教,谢拾毫无保留,一一作答。一番你来我往,彼此倒是混熟了些。

直到谢拾被其他人叫走,还停留在原地的林承宗望着他的背影,颇有几l分不舍。

“怪道谢公子的文章能在《金玉录》上占一半,他的学问只怕已不下积年名儒……”

与旁边同样前来求教的读书人对视一眼,他吐出一口气,面上神色满是敬服。

旁边的士子点点头:“今日之后,泊阳谢知归,恐怕就要彻底名动江南了!”

“何须等到今日之后?”林承宗却道,“《金玉录》既出,江南谁人不闻其名?”

二人言语间却并无不甘,只有叹服。若说未见此人之前,许多人心中尚有不忿,今日一见此人,只能叹一声果然名不虚传!

或许嫉妒谢拾的依旧大有人在,但能收到杏花宴邀请的读书人都是一心上进之辈。

闭门造车又怎么比得过与优秀学子交流?今日得与谢拾交流学问,他们最大的感想就是:“这一趟杏花宴,来的值了!”

·

直到回府,林承宗眼角眉梢间的兴奋犹未散去,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心情极好。

见状,林夫人打趣儿子:“瞧你这般喜形于色,是出门在外捡了金元宝不成?”

“非也非也。”林承宗笑着摇头,正色道:“学问有所

增进,黄金珠玉何能及也!”

下一秒,好似想到什么,他目光忽闪看向林夫人:娘,你肯定不知道我今日在杏花宴上见到了谁——正是那位谢公子。??[”

“什么谢公子?”林夫人一头雾水地问出口,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张丰神如玉的面孔,想到听来的消息,她来了兴趣,“就是你二妹夫那位好友?听说这谢公子年纪轻轻就中了举,才华横溢,是也不是?”

“娘你真是消息灵通,一点不错。”林承宗补充道,“只是,谢公子何止才华横溢,有名士鸿儒赞他为天下奇才呢。”

林夫人惊疑不定:“当真?”

“当真!”重重点头,林承宗的神情明显激动起来,“凭谢公子的才华,此言绝无虚夸。娘你是不知道,今日杏花宴上,谢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