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2 章 神射(1 / 4)

“我笑南人文弱有余,勇武不足。难怪战场上只能任大燕勇士宰割,偏还自欺欺人,不肯接受我大燕好意,互市和亲。”

此话一出,石破天惊。

金銮殿上热络的气氛瞬间转冷。

就连北虏的使节团看向自家三王子的眼神都充满了震惊,震惊中露出一丝丝紧张。

虽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三王子的胆量也忒大了些,万一这齐皇不按常理出牌,一气之下将他们尽数扣押乃至杀个倒霉鬼出气呢?三王子或许没事,他们却冤不冤?

当然,他们深知三王子并非没事找事出言挑衅,只是近段时日和谈并不顺利,双方迟迟不能谈成条件,故而三王子才会突然故意施压,想在气势上先一步压倒齐人,以强大的军力威胁迫使齐人不得不退让。而不是继续拖拖拉拉,空耗时间而无功。

……可齐人当真能被唬住吗?

脾气暴躁的右佥都御史周烈愤然起身,他的语气铿锵有力,字字激昂:“蛮夷之邦,殊无礼仪!万邦来朝,大齐皆以礼相待,是以和为贵,绝非毫无脾气,任人宰割。若贵部携诚意而来,大齐自以诚待诚。若贵部毫无诚意,大齐上下奉陪到底。是战是和,还请三王子一言而决!”

嘴上说得强硬,周烈心中有数。

现下的大齐不比几十年前,面对北虏叩边,大多数时候都只能被动防守,再无开国之时大军出征草原、犁庭扫穴之风采。

虽则如此,北虏又何尝愿意开战?

北虏之势亦不比从前。昔日统一的大燕早已分裂成五部,五位汗王彼此互不相服。

其中北燕与大齐相距最远,已是多年不曾打交道,后来分裂成两部。

而南燕在三年前老汗王去世后也被一分为三。

其一为“正统”南燕,由老汗王长子继承王位,另外两部则是被打成叛逆的东西二燕。

当年汗王交替之时,恰逢北虏大军南下打草谷,收到老汗王去世的消息,汗王的一群儿L子纷纷收兵回王城,长子最先抵达,并继承王位。

而随后抵达的汗王之子却并不认可长兄的继承法理,其中实力最强的两位王子纷纷表示他们才是老汗王中意的继承人,而长兄乃是弑父篡位。

王城之中一场厮杀,两位王子虽未获胜,却成功率众出走,于是,就有了西燕和东燕两部。

这就是如今五位汗王并列的由来。

两位弟弟虎视眈眈,南燕王压力不小。想来南燕亦不愿与大齐恶战,以免损及自身又便宜了东燕西燕,才会积极促进互市。

与大齐谈和,才能腾出手来收拾叛逆。否则,反过来被内外夹攻就不好了。哪怕概率不大,毕竟大齐暂无兵出草原的实力。

总而言之,相较于继续抢掠,通过互市从大齐换取生活物资,更符合南燕的利益。

如此,三王子岂敢轻启战端?

周烈赌的就是这一点。

故而他的态度要多

强硬有多强硬。绝不肯在北虏面前服软,?奥???虎?傟?

?﹢?靟靦靦???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这一番话不软不硬,将三王子顶了回去,又给了他一个台阶。后者除非真想开战,不然就该顺坡下驴。

他默默将目光投向这位南燕王子,脑海中浮现出此前听闻的“情报”。

——三王子元穆,南燕王正妻所生,不仅身份尊贵,且勇武过人,战功赫赫,乃是出名的勇士。在诸多王位继承人之中,排名都在前列。

北虏的赫赫战功,建立在齐民的血泪之上……谢拾一念及此,心底杀意凛然。

——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若能亲上战场,当诛此贼!

亲手杀过倭寇的谢拾并不手软。

恰在此时,南燕三王子元穆目光环顾一圈,从谢拾身上扫过时,立刻被后者眉目间的冷意惊得一怔。他忽略没来由的感觉,语气依旧傲然,礼节上却并无差错:“……大燕此番当然是诚意十足,我王一心与齐皇永修盟好,使齐人免除战火。”

这般说着,他朝天子郑重一礼。

如此作态,似乎是顺着台阶下来了,不再挑事。众人方才松了口气,这位三王子却不肯善罢甘休,话锋一转,道:“只是,本王听闻昔日大齐武风强盛,齐军讨平四方。南下以来,所见却大失所望。”

“昔日齐太祖何等英雄,本王替齐太祖叹息啊。原想一会大齐英杰,却不见半个好汉……”

——言下之意,他绝无国战之念。只叹大齐武风凋零,他连对手都找不到。被其羞辱的对象一下子从一国变成了武将群体。

他这装模作样的一叹,着实恶心到了众人。偏偏说话的口吻又仿佛真心实意替大齐着想,俨然一位“忠言逆耳”的良师益友。

一时百官尽皆怒目而视,当下便有不堪受辱的武将暴喝道:“燕贼好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