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杀仇人失败(1 / 2)

陈希义借军纪涣散将数百名独立营官兵炮轰,独立营惨死事件震惊世人。

此时,正是袁世凯获取民国大总统职位之时,袁对凡不利己者,遂施行杀害手段。陈希义始终看不起底层百姓,尤其痛恨农民与朝廷作对。

陈希义一路升迁后,他一直想干几件大事,以表对上的栽培。这次接到丰镇厅小状元张占魁带人闹事消息,大同不应该管辖,但他当仁不让立即组织人马,从几百里外日夜兼程赶到丰镇厅制造下了血案。

抓捕卢占魁的捕快空手而归,陈希义并没放在心上,他认为一个小小的管带卢占魁活在世上也兴不起风做不起浪,由他去吧。

陈希义:安徽寿县人,清末清庭武卫左军(毅军)左路统领。 1900年庚子之乱时,陈希义与义军在杨村作战,被义军将领战成重伤,险些要了性命。1905年陈希义率武卫左军十营赴黑省呼兰、绥化、巴彦一带协剿蒙古陶什陶之乱。平定叛乱后,陈希义带兵驻军到了张家口。辛亥革命期间,大同爆发起义,陈希义奉命前往镇压大同起义,并被任命为大同镇总兵,之后改任大同镇守使。陈希义因为曾经差点死在义军手上,他特别痛恨义军,凡犯到他手上的义军全部诛灭。

独立营兄弟被剿杀,亲属们悲痛欲绝,泪水如泉涌般流淌。他们满心悲愤,却无力报仇,只能仰望天空,长长地叹息。

在那惨不忍睹的场景中,独立营的兄弟们横尸遍野,他们的亲人们心如撕裂,悲痛欲绝。泪水如决堤的洪流,汹涌而出,浸湿了他们的面颊,滴落在冰冷的土地上。

亲属们满脸悲愤,却又无力报仇。他们仰望着苍茫的天空,长长地叹息,似乎希望上天能听到他们的哀怨。然而,现实的冷酷无情让他们束手无策,只能默默地忍受着这无尽的痛苦。

卢占魁深知个人力量的单薄,无法与陈希义的强大势力正面抗衡。于是,他暗中联络那些同样渴望复仇的义军亲属,精心组建了一个秘密组织。在这个组织里,他们时刻保持警惕,留意着陈希义的任何风吹草动,不放过任何一个获取情报的机会。

同时,卢占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胆识,想方设法地接近陈希义。他像猎豹一样潜伏在暗处,等待着最佳的时机,准备给陈希义以致命的一击,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雪恨。

1912 年底,寒风凛冽,卢占魁怀着满腔仇恨来到了大同,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目标——找到陈希义。陈希义,一方大官员,权倾朝野,平日里出入皆是前呼后拥,威风凛凛。卢占魁知道,即使找到了陈希义也难以靠近他的身边。而且,陈希义并非普通人物,他的行踪飘忽不定,身边的护卫更是严密异常,想要成功刺杀他,简直比登天还难。卢占魁苦恼的是,他没有一点办法搞到陈希义出门的时间、路线以及所乘坐的交通工具等关键情报。卢占魁几次到陈府为弟兄们声张过正义,因为匆忙,陈府周围情况还是比较生熟。

陈希义的官邸气势恢宏,金碧辉煌,在大同城内堪称数一数二的豪宅。为了等待刺杀的机会,卢占魁在陈希义家大门外蹲守了多日。卢占魁始终未能见到陈希义的身影,他开始变得焦虑不安,这个时候,有眼睛盯上了他,一名陈府看门人上前询问卢占魁,问他在陈府门外鬼鬼祟祟,形迹可疑做什么?卢占魁说他只不过是路过,看到这处宅院有气势想多看几眼而已。看门人说请卢占魁进府去一看,卢占魁心中一沉,他明白,被怀疑上了,一旦进了陈府,后果将不堪设想。卢占魁拔腿走人,看门人突然大声呼叫,几个壮汉从大门里冲出向卢占魁靠上来。几个壮汉很快来到卢占魁身边,正待动手,卢占魁情急之下掏出暗藏的短枪,枪口指上几个壮汉"啪啪啪"清脆的枪声过后,几个壮汉应声倒地。

枪声突然响起,陈府门口涌现出一帮人。卢占魁处变不惊,他深知此时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己恐难全身而退。他果断地举枪射击,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街上混乱的人群中。

街上人潮涌动,身着相同服饰的人们让卢占魁有了绝佳的掩护。他灵活地穿梭于人群之间,宛如一条游鱼滑入大海,巧妙地隐匿了自己的行踪。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他凭借着过人的机智和沉稳,成功地消失在了众人的视野中。

刺杀陈希义的行动以失败告终,卢占魁沉稳地回到客栈。他明白陈希义不会搜查客栈,于是他在客栈中泰然自若地休息。这次行动的失利,必然会打草惊蛇,但他并未慌乱。经过深思熟虑,卢占魁当机立断,决定离开大同才是明智之举。

这夜,月色昏暗,狂风呼啸。卢占魁跨上骏马,缰绳一勒,快马如箭般疾驰而出,一路向西奔腾而去。

经过一夜的奔波,卢占魁终于来到了西部大青山脚下的一个小镇。此镇名为萨拉齐,它位于草原的西部,是一个偏远而宁静的地方。在这里,天空高远,皇帝的权力似乎也鞭长莫及,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朝廷对这块土地一直缺乏关注,从未在这里设立过行政机关,一切事务都由当地的村老们自主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