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菊楂大枣茶(1 / 3)

吃完苹果,苏楚箐带着两个孩子在院子里种黄豆。

“但是大豆喜温,现在已经快到冬天,我们这儿当前的温度和光照,都是不能满足豆芽生长要求的,”知晏皱着眉头,将自己所学所听的知识都讲给苏楚箐听:“而且,我们这里的土壤偏酸性,不仅会阻碍大豆对养分的吸收,同时土壤中铝离子的浓度增加,也会对大豆根系造成影响。最终,知晏定下结论。

”妈妈,你这是在做无用功。

苏楚箐咂舌,“这些都是隔壁李伯伯告诉你的吗?

刘婶的丈夫,也就是李强国教授,研究主攻农业科学,平时有空也会带着大院里的几个孩子在田里转转。知晏却摇头:“是我自己在书里看的,那本书很有意思,就在客厅桌子上,妈妈有时间也可以看一看。"好家伙

客厅里有本砖头厚的《军地两用人才之友》,苏楚等原本以为是顾屿衡的东西,因而一直没有收起来,今天才知道竟是知晏的课外书!这是什么概念?

在原身那个年代,《军地两用人才之友》、《民兵训练手册》和《赤脚医生》合称穿越三大神书。

相比起后两者,《军地两用人才之友》虽然单从名字上给人一种轻松感,内容却丝毫不差

这本书诞生于改革开放阶段,当时,国内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国防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而且也面临着裁军100万的艰巨任务。《军地两用人才之友》是一本致力于解决军转民实际社会问题的书籍。

它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缓解退伍土兵的就业压力,为国家培养一大批既能防卫国家又能建设国家的两用人才。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前,人们很难预测未来什么行业能够有所前景,因此,这也造就了这本书极其丰富的内容。它从军事、农业,养殖、生活等多个领域出发,既有军人转业必备的知识建议,也涵盖了当时比较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甚至说诸如理发、做菜、焊工、多农等手艺,只要你想得到,在书里就没有找不到的。

就是这样硬核的一本书,知晏称之为“很有意思”

甚至推荐苏楚箐前去观摩

苏楚箐只能说:学渣的世界你不懂

突然就明白,刚上托儿所小班的知微学业压力从何而来。

“但是妈妈好不容易才得到的种子,知晏陪我试着种一下可以吗?就算种不出来,也没有关系的呀,失败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嘛,反正已经尝试过了。”苏楚等加大力度诱惑道,“但如果真的种出来,我们就可以自己磨豆浆,做豆腐脑,还能用剩下的豆渣煎杂粮薄饼。已经开始玩泥巴的知微抬头:“豆腐渣做的薄饼好吃吗?

“”好吃的呀,”苏楚箐回想以前做过的滋味,“在面粉里倒入豆渣,加入鸡蛋和水,锅里刷油干煎,不一会儿就能煎一大锅。刚出炉的薄饼又干又脆,细嚼还有豆香,裹上肉松或是小咸菜,一口一个,根本停不下来。苏楚箐的描述质朴,没有华丽的词藻修饰,但知微却仿佛已经能够闻见豆渣薄饼,热腾腾出炉时的香气,咽下口水,知微撅着小屁股,感觉挖坑都更有劲了。知晏有些纠结,理性告诉他成功种出大豆的概率极低,但脑海中的另一道声音却说着试一试也无所谓,最终感性战胜理性。将大头书小心翼翼地放在小板凳上,知晏从苏楚箐手中接过小铲子,“那好吧,我也是第一次种,要是遇见虫害、冻伤,我也没有办法。《军地两用人才之友》在全不在精,知晏学的细致,也就更能从学者的只言片语中窥见自身能力存在的弊端苏楚箐哭笑不得,没想到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他竟然从播种到成熟的全过程都想了遍。

"没事的,我种过,你就不用太担心啦。

在[空间院子]里种过也算是经验,更何况有灵泉水灌溉加持,大豆想不活都难,不过是产量多少的问题但为了更好打消知晏的顾虑,苏楚箐思索片刻,提议道:“要不我们下周末去市中心逛逛,买一些耕种的东西。知晏和知微要是有什么想买的东西,都可以一起买回来。市中心有百货商场,也有书店,顾屿衡平日工作忙,几乎没有时间带孩子出门,苏楚箐想带孩子们出去逛逛,而且她也想进城看看世面”好耶!

”好。

闻言,知晏的眼睛瞬间就亮了,虽然他极力掩饰,也难以藏住由内散发的开心,连带着苏楚等也不由得高兴起来趁下午的太阳被漂浮的白云遮挡大半,苏楚箐给知晏知微换好衣服,三人热火朝天种起了豆子。

不知道昨晚顾屿衡到底忙活了多久,原本荒草丛生的院子,不仅分好了区域,就连沿着屋檐的排水渠也初见雏形虽然夯实的泥土有的深有的浅,看得出挖渠人手艺生疏,但也是实打实认真做了

有他的前期工作为基础,播种倒也不麻烦。

苏楚等在前面挖坑,知微数二到三颗黄豆扔进土坑里,跟在最后的知晏把坑和种子一起用泥巴盖上,一个坑穴便播种完成系统赠送的黄豆本就不多,三人种完全部黄豆也不过花费了一个小时。

播种的时候,苏楚等将黄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