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书生撞鬼(1 / 1)

书生撞鬼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有一位年轻的书生,名叫李昊。他饱读诗书,志在四方,但家境贫寒,只能依靠在村里教书来维持生计。李昊为人正直,待人诚恳,深受村民们的喜爱。

有一天,李昊受邀到邻村的一位富商家中,为其子教授经书。由于路途遥远,他需要在路上过夜。当晚,月色朦胧,李昊走在荒郊野岭上,心中不禁有些忐忑。他加快脚步,想尽快找到一处可以歇息的地方。

就在这时,他忽然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座破旧的庙宇。庙宇虽然年久失修,但好歹可以遮风挡雨。李昊心中一喜,连忙加快脚步向庙宇走去。

进入庙宇后,李昊发现里面供奉着一尊面目狰狞的神像,神像前摆放着一些残破的供品。他不敢多看,只想找个角落坐下休息。然而,就在他转身之际,忽然听到一阵阴森的笑声从身后传来。

李昊心中一惊,连忙回头看去,却只见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清楚。他心中暗自安慰自己,可能是夜风作祟,便不再多想,找了一处干净的角落坐下休息。

然而,就在他刚刚闭上眼睛不久,那阵阴森的笑声再次响起,而且越来越近。李昊猛地睁开眼睛,只见一个面目狰狞的鬼影正缓缓向他飘来。他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想要逃跑,却发现双腿如同灌了铅一般,动弹不得。

那鬼影飘到李昊面前,伸出一双惨白的手,阴森森地说道:“书生,你的阳寿已尽,跟我走吧!”

李昊心中一片绝望,他知道自己遇到了传说中的鬼差。他挣扎着想要呼救,却发现自己连声音都发不出来。

就在这时,庙宇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原来是一位路过的侠客,名叫赵铁柱。他为人正直,武艺高强,经常在江湖上行侠仗义。今晚,他正好路过此地,看到庙宇中有灯光,便进来一探究竟。

赵铁柱一进门,就看到李昊面色惨白,浑身发抖地坐在地上。他心中一凛,立刻拔出腰间的长剑,警惕地环顾四周。当他看到那个鬼影时,顿时怒从心生,大喝一声:“何方妖孽,竟敢在此作祟!”

说着,他便挥剑向鬼影砍去。那鬼影似乎没想到会有人突然闯入,被赵铁柱一剑砍中,顿时发出一声惨叫,化作一阵青烟消散在空气中。

李昊见状,顿时如梦初醒,他连忙起身向赵铁柱道谢:“多谢侠士救命之恩!我李昊今生今世,定不忘此恩!”

赵铁柱摆摆手,笑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我辈本分。你且安心歇息,明日一早再赶路吧。”

李昊感激涕零,连连点头称是。当晚,他在赵铁柱的陪伴下,安然度过了一夜。

次日清晨,两人一起离开了庙宇。李昊继续前往邻村教书,而赵铁柱则继续他的江湖行侠之路。两人虽然萍水相逢,但这份恩情却永远铭记在心。

从此以后,李昊逢人便讲述自己的遭遇和赵铁柱的英勇事迹。他的故事传遍了整个山村,人们都对赵铁柱的侠义之举赞不绝口。而李昊也因此在村里赢得了更高的声誉和尊重。

而那个鬼影再也没有出现过,村民们都说可能是被赵铁柱的剑气吓跑了。不过也有人猜测,那鬼影可能只是个恶作剧的妖怪,被赵铁柱的正义之气所震慑,才不敢再出来作祟。

无论如何,从那以后,李昊再也不敢独自走夜路了。他深知江湖险恶,人心难测。但他也相信,只要心怀正义,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成为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它告诉人们,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而勇敢和智慧则是我们面对困境时最宝贵的武器。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李昊和赵铁柱的故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每当有人提起这段往事时,都会感叹不已,为他们的勇敢和正义而自豪。

而李昊也始终铭记着赵铁柱的恩情,他时常教育自己的学生要学会感恩和回报社会。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侠义精神,成为了村民们心中的楷模和榜样。

在那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李昊和赵铁柱的故事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人们的心灵,也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