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燕小记(27)(1 / 2)

作者有话要说:
突然手贱,又想开坑了,也算是给我这个没什么特殊爱好的无聊女子的业余生活增一点色泽吧。也不知能不能坚持下去,先试着写写吧。喜欢的朋友可继续支持,没兴趣的朋友一笑而过就好。同人文嘛,看个开心就好啦。这次,汐诺少爷要来喽。

  落日,黄昏,褪去了朝暮的羞涩,送走了晌午的激情,晚霞携着片片白云款款而来。

汴梁城杨府内,主子、下人们却是进进出出忙碌的厉害。

卧榻上的汐嫣大口喘着粗气,双手紧紧拽着悬在床梁上的两根布条,后背已是湿漉漉的了。腹中那一阵阵的抽疼越来越紧密。

卧榻边的杨子遥眉头紧锁,紧紧攥着汐嫣的手臂:“汐嫣,汐嫣。”唤着唤着,眼角竟不自觉地淌出泪来:“撑着点,稳婆马上就来了。”

“啪”的一声,门被推开。伴着一阵疾风,一个娇俏身影已飞步至床前。

看看面色微微泛白的汐嫣,又顺着小腹向下探了探,飞燕轻呼一口气:“只是刚开始,现在看来,没什么异样。”继而转头看向杨子遥:“不是还有十余日才生产,怎的会突然破了水。”

杨子遥垂首,低眸不语,仍是紧紧握着汐嫣的手臂,内心万分焦急,唇边甚至都被自己咬出了血渍。对于提前生产这样的事,杨子遥自是不知,眼下已是手足无措,额角冒汗。

“娘……”汐嫣喉中微叹:“没事的。许是近日……太累了吧。”

话音刚落,杜氏便携王稳婆进了屋子。

“好了,你出去吧。”飞燕扶起杨子遥:“产房污秽,你们男子在也帮不上什么忙,院中等候吧。”

看着神色紧张的杨子遥,杜氏安慰道:“是啊遥儿,出去等吧。汐嫣与孩子都会平安无事的,娘答应你。”

眼见杨子遥仍不愿离去,飞燕似是看到十多年前自己生产的场景一般,内心感慨万千:“子遥,汐嫣多少有些武功底子在身,体魄还算强健,应是无碍的。”

听了飞燕的话,杨子遥心下略安:“岳母大人,拜托了,子遥今生感激不尽。”说着,阖上门撤到了院中。

此时的中心街上,各色各样的小摊已支起,处处充斥着人间烟火气和人潮涌动的乐趣。

早在宋太祖时期,朝廷便取消了宵禁。“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未不得禁止”、“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处去,通晓不绝。”而汴梁城内的夜市,更是远近闻名。

天街的天茗阁内,亦是热闹非凡。一个眼眸深邃、面庞白皙的少年缓缓端起一支茶盏摇了摇,送至唇边轻抿一口后,仰头而尽。那架势,惹的一旁另一个冠发高绾、衣着光亮的少年连连啧舌:“我说公孙兄,这喝茶,你未免太讲究了点儿。”

这说话的少年名唤曹川,是朝廷从三品尚书列曹侍郎家的独子。两年前的宋夏战争结束后,北宋与西夏签订了“庆历和议”,皇帝将杨子遥留任在了汴梁禁军,升至统领。后又因当时朝廷的枢密使在文案处理方面的能力实在有限,加上老太师的大力举荐,便将公孙策调回了汴梁任枢密院直学士。

于是,公孙汐诺被公孙策安排在了汴梁有名的岳麓私塾去继续攻读,这一来二去,便与汴梁很多官家的子弟成了朋友,曹川便是其中一个。

公孙汐诺瞥瞥曹川,递去一个“你真随意”的眼神:“这茶,怎可称喝?应该叫品。这上好的龙井,得煮沸的清泉水滚它三遍以上,才入的了味道。”

曹川苦笑:“跟你爹学的吧?”

公孙汐诺一愣:“这怎么讲?”

曹川轻笑:“十多年前,这大宋的庐州三子也算是享誉盛名,而作为其中之一的你爹素以清高著称,你不像他,还会像谁。”

汐诺笑笑,无奈摇头,旋即“哗啦”一声抖开手中折扇轻摇了起来,从发髻延伸至腰间的灰色发带随着折扇的小风微微摆动,乍一看去,还真透着那么一股子清高且自带仙气的劲儿:“曹兄,这你就错了。我爹是我爹,我是我,不可同日而语。”

“原来你就是公孙汐诺!”语毕,却见一墨兰色长袍、同样书生模样打扮的人负手而来,直直看向汐诺,眼中满是不服气。

汐诺站起,收了扇:“阁下是?”

“我是三江学院的学子,阮天垚。”言语间,男子已立在汐诺面前:“听闻,枢密院直学士家的公子才智过人,连发解试都可省去,便可直接参加礼部试。这样的才子,我一平头老百姓今日得以一见,不会会,实在可惜。”

汐诺淡淡一笑,心道:原是如此。爹官居高位,虽在读书及选书舍等方面为自己提供了很多便利,却也着实带来了不少误解。很多学子皆知自己免于发解试,却不知是因为自己在十二岁前,连续三年的乡中童子试里皆夺魁首。众生的人云亦云,在这汴梁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