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不堪大用(1 / 2)

池庭见着眼前的笑面虎,只能出声附和了两句。

接着便听一旁的那正一品太傅董仁出面:“陛下!这漕运衙门乃是在南郡南平的管辖之内,不曾想竟失踪了这么多人;按理说,这些民工出事儿都会有抚慰金的,但户部并未收到下级官员传来的丝毫奏报;由此可见那抚慰金一事倒是有些蹊跷。”

“陛下您之前便下旨,惩治之前的贪官污吏;却不曾想竟遇着如此事情,老臣觉得既然这次孟谨言大人要去查询那漕运衙门的事,不妨也顺便查查那南郡南平官员贪腐一事。”

池庭乍一听董仁说这话,下意识的朝着对方看一眼。

却见董仁一副面色凝重模样,仿若当真是担心当地官员是否贪腐一事。

想着,池庭心中也警惕起来;看来应该给南郡南平那边传信,莫要被查出可疑之处来。

好在这些年来行事,自己向来谨慎;哪怕此事暴露,想要牵连到自己身上也不容易。

所以池庭跟着附和:“董太傅难得有如此想法,陛下!臣附议!”

冯安纳闷儿的看了池庭一眼,有些奇怪为何好好的这池庭突然开始支持陛下所做之事了?

但思前想后他还是跟着附议。

摄政王楚时宴朝着二人看一眼,最后目光落在了池庭身上。

楚昭安若有其事的思索一番接着道:“朕之前下旨,严惩各地贪官污吏,如今各处地方官员皆在孙爱卿等数位官员监督下共同行事,如今已初见成效;由此可见这般旨意乃是我大楚之福,万民之福!”

“那漕运衙门一事,事关不少百姓生死;既然董太傅都提出来了,那便让孟谨言一同办了吧,只是……这孟谨言本就要调查漕运衙门一事,若是要继续探查乃是南郡以及南平官员是否贪腐,着实有些力不从心,朕想着寻觅些许官员共同帮衬。”

“各位爱卿,可有好推荐啊?”

说着,楚昭安的眼神一一在众多官员身上略过,却无一人敢开口。

接着楚昭安的目光落在楚时宴身上,直言不讳道:“摄政王可有能举荐的能人啊?”

毕竟在之前,楚时宴权势滔天,每当有想要提拔的人选,都当着朝堂众多大臣之面提出,楚昭安从未拒绝。

但自打如今两人杠上,楚昭安逐渐吸收了不少文臣武将后,这楚时宴便不如之前那般了。

眼下楚昭安直言提出此事,也是在告诫众人。

最近朝堂之上的诸多变化,文武百官都看在眼中。

陛下此刻如同笑面虎一般,实际上也是在敲打摄政王。

楚时宴这段时间忙着应对楚昭安,倒是没什么机会去找什么门生。

所以他唇角勾起一抹弧度,冷声道:“本王倒是没什么举荐之人,还是陛下定夺吧。”

池庭听得这话,才松了口气。

其实这段时间,偶有门生找上门来。

若是之前,举荐便也算举荐了。

可如今这样的境地,如若当真举荐了,必定会被楚昭安寻由头立威风。

那不是活生生送人头吗?

得亏关键时刻摄政王按捺住了。

楚昭安听得这样的回答,不禁叹了口气,有些惋惜道:“如此,倒是让朕有些头疼了。”

“这朝中文武可不少人都是摄政王举荐的,日后,摄政王还是切莫藏私,多多为楚国招揽人才才是啊。”

这话虽说的漂亮。

但在场这些人也都不是傻子。

都明白这段时间陛下所惩治的那些官员,大多都是摄政王的门生党派。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不少摄政王党派的朝臣;才想着重新投靠陛下!

楚时宴闻言,只是一笑并未开口。

楚昭安一副思虑模样,目光一一在群臣身上一扫而过。

接着才开口:“罢了……此事还是让吏部尚书赵立大人走一趟吧……”

顿了顿楚昭安又继续道:“让正三品总兵狄天协助赵立大人。”

这一文一武相互搭配,且狄天跟武家关系匪浅;甚至生了个儿子都是武昌,随母亲姓氏。

有这武家做依靠,狄天应该没那么容易被针对。

话音刚落,狄天与赵立便出来领命了。

池庭本以为此事不过赵立这个文臣一人,盘算着找个合适时机将人处理了。

以绝后患!

却没想到陛下竟还将武家与狄天牵扯进来。

楚昭安不动声色的扫了一眼池庭与楚时宴。

见着楚时宴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反倒池庭面目之上却是带着几分担忧之色。

心中沉思,莫不是被玲香猜对了?

这铁矿一事,乃是池庭一人做的?

虽说心中如此想,但楚昭安面色之上仍是平静之色;朝着众人看一眼后才下打算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