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验收(1 / 2)

又过了些时日,祁同伟本来还在思考东星厂的下一步发展,还有新产品的开发和人才引进。

县里突然给他打了个电话,说是省上来了些领导,要来本县致富标杆东星厂视察。

“别紧张,祁厂长,你们东星厂可是咱们县里的一枝花,从最差的倒闭厂做成了现在省里首屈一指的大厂子。”

陈力秘书陪同着县长,县委书记,还有几位省里的领导一起,到了东星厂的前面。

祁同伟带领着东星厂员工三百多号人站在厂子前面迎接领导们,场面一时间无比壮观。

“哈哈,陈秘书说得对,咱们这次是来学习的,省委书记和省长都对咱们东星厂的发展赞不绝口,要让咱们来向你学习。”

省建设厅厅长刘奇颜打趣的说道,祁同伟连忙在前面给领导们带路,顺便让几名充当助手的年轻工人帮着给领导端茶送水。

“也就在县里有点名气,哪能让省长和省委书记记住。咱们老厂的历史也有过辉煌时期,当年造枪造炮打鬼子,那才叫做真正的革命大厂!”

祁同伟谦虚的说道,刘厅长跟着一起走进厂里,在厂里转了一圈,看了各种产品,又询问了一些工人,看得差不多也就走出了厂子。

“小祁啊,你给我提个建议吧,咱们城市规划,是不是该和商人联手?”

祁同伟顿时愣住了,这问题可不好回答,他们是社会主义,这要是说不好容易被人打成资本主义走狗。

“商人哪能规划城市?跟着省里走,借钱不寒颤,咱们从商人手里借点钱搞建设,然后把建设借给他们几年当还钱。

这样咱们社会主义建设有了,也不存在走资本,毕竟做出来的建设也都还是公有的嘛。”

祁同伟说得有理有据,刘厅长不置可否,不过看眼神倒也有几分满意。

上面领导的意见模糊不清,他们这些省里的官也不好当,最后大家坐在一起想了个办法,那就是向下征求意见。

从老百姓那里集思广益来的想法,总不能是错的吧?然后再取其中的精华就可以开展实践来验证。

“年轻的同志,有想法有热情就该提拔,放在一个岗位上坐一辈子,那就什么热情都被磨灭了。”

走之前刘厅长专门和几位县领导开了个短会,主题内容就是要提拔有创新精神,有能力且为人民办实事的年轻人。

县长和县委书记心知肚明,这就是在提醒他们,祁同伟这事可以特事特办,省里没有什么意见。

第二天,县长就专门找到了祁同伟,准备和祁同伟做一次简单的谈话。

体制内的提拔要经过很多步骤,要讲程序,最少提拔前要做几次谈话,提拔后要祁同伟做几次报告。

“小祁,现在东星厂也走上了正轨,县里有意将你调离岗位,你对自己以后有什么规划吗?或者是你想去什么岗位?”

严正成县长坐在一间空的会议室和祁同伟谈话,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钢笔。

“听从组织上的安排,哪里困难我就去哪里,哪里能帮助人民我就去哪里!”

祁同伟不假思索的说道,要说不想往上走那是假的,可是说话不能那么说,他祁同伟再想进步也得一步步的走。

“你看,小祁,这里就咱们两个人,我就是想听听你真实的意见,这些场面话就不要说了。”

严县长哪里看不出来祁同伟的小心思?不过这种谈话就是要谈出效果,没那么容易蒙混过关。

“严县长,我当然很想进步,我女朋友陈阳在北京,我朋友最差的都在省里。

但是我老丈人,陈岩石,很讨厌那种浮躁的行为,您也许知道。

而且我自己也不喜欢这种行为,所以我就算想进步,也是得一步步走。”

祁同伟真诚的说道,他的经历虽然严县长都很清楚,但是这么举例讲出来,就显得格外真诚。

“哈哈,我知道了,小祁同志。省里的意见是让你多锻炼,不过这锻炼嘛,在不同位置都可以算是锻炼。”

在县长的位置上,严正成已经坐了十年了,没有政绩,没有政治资源,根本没机会再往上。

本地没有什么旅游资源,现在东星厂做了起来,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所以无论如何,严正成也要保着祁同伟往上走一走,能把县里经济做起来,他就有机会升到林城市去了。

又问了一些祁同伟的其他情况,严正成心底的把握也更多了一些,有个老县政法委书记准备退休了,下次县里开会,他就可以提名祁同伟。

直接让祁同伟坐上这个位置,肯定不能服众,而且也没有这个资历,所以只能先提名暂代,等祁同伟做出一些成绩之后再慢慢扶正。

“谢谢县长,随时听从组织上的安排。”

祁同伟露出谦虚的笑容,越是这种时候越是不能骄傲自满,静待时机即可。

从县长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