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夜闯县衙(1 / 2)

建邺城。

周董、穆飞雪两人一骑在街道上疾驰。

只不过这次在前面骑马的换成了周董,穆飞雪在其身后抱着他的腰。

一路急行直至县衙门前这才手提缰绳,黄骠马一声嘶鸣直立而起,随后在原地转了两个圈之后止住身形。

下马之后穆飞雪不满嘟囔道:“还说人家骑马快,你骑的更快!”

周董擦了把汗道:“事情紧急与你纵马疾驰是不一样的。”

穆飞雪撇撇嘴,问道:“现在衙门已经关门了,怎么办?”

周董问道:“你有没有能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

穆飞雪道:“当然有,我身上随身带有将军府的身份牌。”

“有就好。”

周董说话间跑去了衙门口的那个鸣冤鼓前面,抡起鼓槌敲响了鸣冤鼓。

咚咚咚

几声闷响过后,鼓上的灰尘抖落下来,周董这才撤身回来。

不多时,只见县衙里面灯光亮起,一阵鸡飞狗跳。

周董道:“一会县衙问起,你就说是你敲得鼓。”

穆飞雪眨巴着大眼天真的问道:“为何?”

周董道:“因为敲鼓会被打屁股。”

“你”

穆飞雪还没来得及发火,县衙大门大开,从里面走出来一名衙役,睡眼惺忪地看了两人一眼,怒道:“是谁敲的鸣冤鼓啊?”

周董看了看穆飞雪。

穆飞雪瞪了他一眼上前说道:“是我。”

衙差呵斥道:“好大的胆子,这鼓岂是你随便可以敲的?”

周董在一旁说道:“这鼓本就是为了鸣冤准备的,现在我们有冤情击鼓不是很正常吗?”

“你”衙差愤恨地看了周董一眼,压下了火气道:“牙尖嘴利,一会你们就知道敲打这面鼓会是什么下场了!”

随后衙差领着两人前往县衙大堂。

一刻钟后,堂役敲击堂鼓,三班衙役两厢伺立,齐声高叫:“升堂——”

身穿七品官服的知县从东暖阁出来,一边整理衣衫一边端坐大堂。

这知县四十几岁,小眼圆脸,留着两撇小胡子,坐上堂之后习惯性地摸了摸胡子,冷眼看了下大堂,一拍惊堂木喝道:“是谁击鼓鸣冤,带上堂来!”

衙差立即将周董二人带上大堂,由于不知道他们是原告还是被告,就站在了大堂中央。

知县再度一拍惊堂木喝道:“大胆,见到本县因何不跪?”

周董随意抱拳拱了拱手:“见过大人。”

穆飞雪则是抱了抱拳:“见过大人。”

周董身上穿的是文士衫,不需要跪,穆飞雪则是一个少女,知县咬了咬牙忍着没有发作。

“你们哪个敲打了鸣冤鼓?”

穆飞雪看了周董一眼后上前一步道:“是我。”

“大胆!”话刚出口知县一声怒喝道:“按照本朝律法,凡击打鸣冤鼓者无论有无罪责先要板三十,来人!”

说话间,手执三支红头签就要扔下来。

只要红签落地,不管你是谁可就非打不可了。

情急之下穆飞雪一声娇叱:“且慢!”

说话间快速从怀里摸出一块牌子,道:“大人,民女身上有一物可免此责!”

知县闻言一顿,出于好奇,并没有将竹签扔下,而是吩咐道:“呈上来!”

有衙差上前接过穆飞雪手里的牌子放在了堂案上。

知县先是冷眼扫了穆飞雪一眼,而后拿起牌子看了一眼,随即脸色一变。

想起身见礼,才发觉这是大堂,复又坐下轻咳一声道:“不错,果然是可以免责之物,你敲打堂鼓所为何事啊?”

说话间,语气已经轻柔下来。

穆飞雪这才松了口气,道:“此事与包兴业有关,请大人将包兴业带上堂来,民女当着他的面说。”

包兴业就是原来的包掌柜。

这是她和周董在路上商量好的说词,原则就是无论如何要先保住包兴业的命再说。

知县皱眉:“包兴业一案已经上报朝廷,不日宣判就要下来,你这是何意?”

穆飞雪执着道:“若是不将他带上来,民女就不说!”

知县眯着双眼道:“姑娘,你可知律法无情?”

穆飞雪挺了挺胸道:“我自然知道。”

知县盯着穆飞雪看了片刻,脸上神情有些困惑,他不知道这是穆飞雪的主意还是穆刚的意思。

思量之后吩咐道:“来人,将包兴业带上堂来!”

穆飞雪和周董对视一眼,两人同时松了口气。

随即又想到包兴业现在不知生死如何,又紧张起来。

知县也不知道穆飞雪是想干什么,也不说话,静等手下人将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