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大朝会(三)(1 / 2)

众人为之一振,明白正戏马上就要开始了!

现在司隶校尉袁绍以及他背后代表的力量,俨然成为何进之下,在东汉朝廷之中最有实力的派系。

他们是东汉士族豪强集团的代言人。

在东汉帝国继承人的问题上,袁家和何进早已达成了默契,那是坚定不移拥护嫡长子刘辩。

尽管后来在董卓进京,袁绍去了渤海郡并让冀州刺史韩馥让出冀州,拥有了河北广袤地盘后,袁绍想拥立刘虞为皇帝,另立朝廷。

但此刻的袁绍还是非常忠于汉室的。

毕竟他们袁家四世三公,从这个朝廷之中获得了巨大的名声和利益。

“袁爱卿,你有何事要奏?”

太傅第一个站出来,应该还不会就是立储君的问题。

刘宏此时还是有一定心理准备,便朗声地问道。

“岁首元旦,辞旧迎新,臣以为正是立储君正国本之时。”

“立储大事一定,便能让群臣安心,齐心戮力平定各地叛乱,再现往日辉煌。”

袁逢白发苍苍,却声音洪亮,掷地有声。

话音刚落,大殿之中,便一片轰然。

刘宏没想到,他们提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储问题。

他皱着眉头看向袁逢,仿佛要将他吃了一般。

谁知,由太尉皇甫嵩、司空袁隗、御史中丞朱儁、卫尉卢植等人带头,几乎大半的臣子跟着一起站了出来,齐声奏道:

“臣等恳请陛下定国本!”

刘宏面对这么多重臣如此来势汹汹,顿时吓了一跳,眼睛看向了何进。

而何进虽然没有动作,但他的嘴角已经微微上翘,露出一丝冷笑。

这些臣子是他这段时间来派出幕僚游说而结成的同盟。

很多大臣固然是希望刘宏早点定下太子,但他们也想在新旧皇帝交接过程中获得一定利益。

于是故意保持观望态度,一切听陛下旨意等等。

何进为了牢拉拢他们,自然许以一定的条件,或官职,或财物等。

他们稍稍矜持一下就欣然答应,同意为何进壮大声势。

何进迎着刘宏的如剑目光,不为所动。

刘玮早已预料到了这个情况,毕竟刘辩是皇后之子,还是嫡长子,这继位的合法性,不容置疑。

大臣们当然不会以刘宏的喜好为转移。

皇权稳定过度,萧规曹随那是皆大欢喜。

刘虞和刘表不由得要质疑起刘玮在那日飞凤楼说的话。

这种场合下,还要提出立陈留王,简直就是跟所有大臣对抗。

两人担忧的看着刘玮,后者却淡定自若,丝毫不以为意。

“那那诸位爱卿,你们说要定国本立储君,朕深以为然。”

“朕有三个皇子,才智各异,各有能力,你们认为立谁为太子才是最好呢?”

刘宏也不是吃素的,岂能被这些臣子一逼迫便就范。

本来是两个儿子的竞争,他突然将刘玮也算了进去,混淆视听。

果然,这些提议要立储君的大臣们一个个都愣住了。

刘宏什么意思?

居然也将刘玮列入储君竞争者。

不过,他们马上反应过来,刘宏这是故意的。

这些大臣岂是这么好糊弄了,袁隗马上就启奏道:“陛下,这哪里还要选?”

“古往今来,不就是立皇后之子为太子,天经地义,根本就没有其他备选。”

袁隗话音刚落,其他大臣就跟着你一句我一句启奏:

“对,臣等请陛下定弘农王为太子!”

“早日将弘农王定为太子,安定人心,平定叛乱,再振国祚。”

“弘农王为太子,名正言顺,合情合理,不容置疑。”

“陛下若是要想立其他人为太子,那可是违背祖制,倒反天罡啊!”

“”

众人咄咄逼人,唾沫横飞,就差没把唾沫星子喷到刘宏脸上。

面对这么臣子的一人一语,刘玮第一次感受到古代文官集团的力量强大。

这些文臣并不是一个人,他们能来到这个帝国中心舞台,身后代表着是一群人的利益。

他们的一言一行,与更多的人息息相关。

“陛下,立弘农王乃天命所归,民心所向,您可不能违背天命啊!”

何进见众人已经逼了上去,刘宏毫无抵抗之力,于是站出来要一锤定音,“如今各处叛乱,外族猖獗。还请陛下今日朝会将此事定下,安天下之心!”

他们要是没有事情彩排,绝对不可能做到如此默契。

“请陛下定国本,安人心!”

何进话音刚落,大臣们整齐划一高喊。

声音震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