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下马威(1 / 2)

这后面一句是李通明自己心里说的,他心里清楚这使臣的队伍之中,有很多人都是皇帝派来,而这面前的康维年,便是其中之一,有些人可以共事,但不可以露出底牌。

即使是这前半句,也让那康维年对李通明的看法多有改观。

“原来如此,老臣受教了!”

此话一出,李通明受宠若惊,毕竟这一路上自己向那康维年请教了不少,如今倒是第一次听到了他的夸赞。

二人恭维了两个来回,那车队便启程离了山海关,看着这周围的树木逐渐减少,李通明心里清楚,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可能自己欣赏的就是大漠风光了。

月余后。

吃了一个月的风沙,李通明心中早已厌烦,他想过出使的路上,可能会受些苦头,但是却未曾想这苦头让他这个饱经现代心灵摧残的人,也多少有些吃不消。

漫漫荒野,只有这一只队伍行进,如同是一队蚂蚁,朝着既定的方向走去。

“使主,再有一个时辰就是景阳国了!”

这话如同一道惊雷,打在了李通明的脑海之中,不过旁边还在眯着眼休息的康维年,直接跳下了马车。

“剩下的这段路,我来驾车!”

李通明接手马车,瞬间便朝着前方飞驰而去,苦了那车厢里的康维年。

“你这憨子,慢点行不行!”

这话一出,康维年顿时觉得自己失了态,连忙换了一副神色,整理了一下自己还在困倦的情绪。

“使主,大漠行车,要多多注意!”

此话一出,李通明无奈的摇了摇头,将车速慢了下来,对于那憨子二字,也没有过多的计较,毕竟这算是自己的一层保护色,也是他扮猪吃老虎的最佳利器。

“康大人莫怪,吃土月余,我还真想,尝尝这别国的风味!”

康维年听闻此言,沉默良久,这一个月来,李通明总是做出一些令其绝的不当之举,此刻的他甚至都觉得自己当初在那山海关看到的李通明是假的一样。

景阳国皇宫。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景阳国的皇帝一脸无奈的靠在这龙椅之上,百官虽俯首在下,但那心中却少了几分尊敬

先皇早逝,其少年继位,百官心中多有不服,九王身为托孤大臣,心中却有几分反骨,明里暗里都在想扩大自己的影响,盼望有朝一日也坐一坐那泛着金光的龙椅。

“臣有本启奏!”

此话一出,一大腹便便之人,身着华贵之衣,朝服之上虽无雕龙画凤,但也颇显几分尊贵,此便是那托孤大臣。

“九王请讲!”

心中记恨,但面对自己这九叔,面子上还是不敢过多的造次,微微低头探身,颇带着几分尊敬。

“前日探子来报,大夏国使者将于今日抵达,使主竟是那大夏京城中有名的憨子!”

小皇帝微微皱眉,心中知晓这大夏如此做法多显不敬,但明里暗里都不敢脱下自己的伪装,只好装着提了几分兴趣。

“憨子?有点意思,九王你继续说!”

九王闻言,先是蹙眉,片刻后顺着那年轻皇帝的话语说了下去。

“陛下所言不虚,的确有点意思,臣多番打听,此人乃是大夏国右相之子,早早就拥有了这憨子的名声,不知为何,那大夏的皇帝竟派其出使!”

“臣以为,这多少有些对我国不敬了,虽固然可笑,但更多的是对我国的羞辱!”

九王两番话语,便将这话里的意思转回到了自己的本意,眼神之中多少带着几分冷意,那百官也带着几分的不屑,然而俯首而下表面上并看不出什么。

“九王所言甚是,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理这批人呢?”

那皇帝这才故作领悟,百官闻此言,更是不屑,对那小皇帝的不忿也在心中无限的酝酿。

“报!大夏国使臣已到达京城,正在城门等候安排!”

说话的传令小官,身上铠甲虽不出彩,但那身上插着的几道绢布令旗,却如同丝绸一般,随着跑动翩翩起舞,也算是添了几分威风。

“九王,我这话还没说完,这麻烦事儿就找上来了,此事就交于你来处理!退朝!”

朝堂散去,皇帝便当着百官奔着那御花园而去,大漠绿洲一般的地方,是个掩饰自己野心的好地方。

“九王,此事该如何处理?”

传令小官满脸焦急,此事关系着邦交,而且是和那大夏国的邦交,他不敢有任何的怠慢,眼见着小皇帝将此事交给了王爷,便在散朝之后一路小跑的来到了其面前。

“传我的命令,先让其进城,就说皇帝身体抱恙,改日再见!”

此话一出,传令小官立刻又倒腾起了自己的双腿,身上令旗,猎猎作响,一路小跑的来到了那城门口。

城门处。

“康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