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诸葛先生来了(2 / 4)

周瑜只是客套而已,并不是能真正的为自己提供什么帮助。

这当然只是人情世故,这就是江湖。

于是,诸葛瑾朗声笑道:

“大都督,你也辛苦非常,最近以来,大都督为了东吴没少操心,等我消息,我明天1早就去刘备军营,与他们和谈。”

“大都督不必担心,我1定想法完成任务。”

周瑜听完,也是恭维1番:

“提前预祝诸葛先生取得成功,为主公和东吴百姓排忧解难。”

但是,周瑜的语气中多了1丝丝的调侃,能听得出来,周瑜并不相信这次和谈,也不太相信诸葛瑾的能力。

其实,周瑜只是利用诸葛瑾去拖延时间而已,东吴地盘此时并不小,周瑜的志向1直都是很远大的,此时周瑜更多想的是如何帮助主公孙权拓展疆土,安邦定国,所以周瑜1直也在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

当然,1直以来,进展都是很顺利的,直到最近开始,周瑜遇到了坎,主要的原因当然是荆州本来实力并不弱,虽然被曹操和东吴前后夹击,但是诸葛亮和刘备部署得当,且派了精兵强将坚守住了武昌,扼住了东吴周瑜进攻的脚步。

而北边的曹操,则是诸葛亮和刘备等人亲自出马,效果自然是非同凡响的。

在刘备和诸葛亮的周密部署,以及部下张飞、赵云等人的全力配合下,最终不但战胜了曹操,而且把曹操赶出了荆州之地,让曹操彻底回了许昌老家。

这种打法,周瑜明白,如果换成自己去对抗曹操,基本是败局已定,在曹操的强势攻击下,自己别说把曹操赶出去,就是僵持都很困难,不得不佩服荆州这群将士们,果然每1个都是英勇善战。

周瑜开始佩服刘备、诸葛亮了,尤其是张飞、赵云,慢慢开始变成了周瑜的噩梦,这1次周瑜战败,和张飞赵云是托不了关系的,这两人配合起来,果然是天衣无缝,对我们东吴的将士形成了降维打击,打得我们将士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这样的大将打前阵,这仗还怎么打?

周瑜明白此时的严峻形势,刘备已经把强大的阵容都安排到了自己这边,自己目前的处境已经是岌岌可危。

有张飞、赵云等人在蕲春城下,自己的日子是不可能好过的,这1点周瑜十分清楚,只是周瑜骨子里是有傲气的,他不愿意承认而已。

但是,事实就是事实,无论周瑜承认与否,事实的结果不会改变,不可能按照周瑜的意志而转移1丝1毫。

这1点是毋庸置疑的,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在绝对的智慧面前,在绝对的计谋面前,已经形成了对周瑜领导下的东吴军队的降维打击。

此时的诸葛亮和刘备携胜利的姿态,集结了荆州的精兵猛将,陈兵在蕲春城下,1场决战,在周瑜看来是在所难免的。

至于谈判,只是延缓时间而已。

当然,诸葛瑾和孙权所谋划地和曹操1起夹击刘备,在周瑜看来也不现实。

上次曹操领着精锐部队亲自猛攻南阳,最后都是以失败收场,曹操又不是傻子,他已经吃过大亏,怎么可能还过来荆州惹事?

这趟浑水,8成曹操不会蹚。

所以,周瑜十分清楚目前的形势,对于诸葛瑾的谈判,周瑜并不抱乐观的姿态,他明白的是,诸葛瑾不会有危险,但是大概率完不成任务。

两国相交,绝对不会因为亲情而耽误政治,更不会影响进军。

最多是迟缓几日而已,这已经是最大的恩惠了。

当然,诸葛瑾也不是傻子,诸葛瑾知道自己此去,很有可能完不成任务,这也是他建议孙权迅速支援周瑜的原因。

那些东吴的部分臣子建议投降,建议直接求和的都是误国误民,没有1个是真心为东吴的百姓考虑,更别说是东吴的孙权这个主公考虑了。

对于他们来说,最多是换1个主公而已,荣华富贵不会变,但是对于孙权来说,意义可是不1样的。

守住东吴的这1亩3分地,那他就是1方诸侯,吃香喝辣,发号施令,绝对是1方的‘土皇帝’。

而1旦求和不成,甚至投降,那么其他人影响不大,但是他孙权受到的影响绝对是致命性的,因为没有任何1个主公会允许敌人的领袖风风光光的活着,更不会让对方保持1定的实力,会随时有机会反扑自己。

这样的傻子,历史上倒是有1个,那就是吴王夫差,但是结局很不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了吴王夫差的吴国,吴王夫差拔剑自刎!

这样悲惨的结局,作为皇亲国戚的刘备不可能不知道,诸葛瑾相信刘备不但知道,而且是熟读、精通。

其实刘备知道的远远比他想象的要多,刘备的知识储备是非常多的,来自2十1世纪的智商,打他们绝对是降维打击。

而且刘备又有了诸葛亮辅助,绝对是如虎添翼,实力暴增,简直是恐怖,对于孙权和曹操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