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章(1 / 3)

叶梓开学一个多月月后,大学生也要开学了。

因为是第一次出远门,临江市还没有机场,父母便抽空驾车两个小时送林泽到临市的机场。江如丽对林参言说:“让他自己坐高铁过来可能还比较省时间。”

林参言打开后备箱边帮林泽把箱子拿出来边说:“他自己来还得从高铁站又跑到机场,加起来时间也差不多了。”

“小泽他们学校还在昌平区,下了飞机光是坐地铁公交都还要挺远才到。”江如丽责怪道,“怎么填了个这么远的学校。”

林泽摸了摸鼻子:“学校有接站车。”

“那就好。如果没有,去学校可以打个车过去,拎着个大箱子赶地铁公交太麻烦。”林参言叮嘱,“等你以后自己出门玩再摸索摸索线路,可以办个公交卡,那边刷卡比好像比较便宜。”

江润也跟着来了,三两下爬上林泽的行李箱上坐着听父母对哥哥唠叨。

林泽点头听着。虽然现代交通十分便捷,但临江到北京全程两千多公里,上个学耗在路上的时间林林总总加起来能有半天,这不由得让他羡慕起了在本地上学的武绅少。

因为行李托运登机牌什么的还没搞定,父母交代两句便赶着林泽进机场把剩下的事项办了,却又没忍住说道:“要是在学校水土不服跟你爸爸说,让他告诉你怎么调理一下,要实在住不习惯就搬出去住。”

林泽有些无奈:“不会的,放心吧。”

等他拖着行李箱走了一段路后,江如丽突然喊道:“哎林泽!弟弟还在你行李箱上!”

林泽低头,只见江润正坐在行李箱上冲杀突击,估计在想象自己□□是一匹良驹,正准备冲锋陷阵呢。

……

又跟弟弟告别后,他才拖着行李箱去办托运领登机牌登机。

三个小时的飞机,他从包里拿出拿出叶梓送他的书——

汪曾祺的《万物有趣》。

开学前同她告别,两个人好像都没有太大的情绪反应,只是拥抱过后,叶梓贴在他耳边说:“我会很快追上你们。”

林泽抚了抚她的头发:“等你一起跑。”

他从自己手腕上卸下自己经常佩戴的电子手表给她戴上,“这个电子表我刚换过电池,可以用很长时间。左上角这个键可以调闹钟计时换日期,右上角的可以开夜光,表身能防水。你平常自己测试的时候可以定时写,但是考试的时候不要戴。”

男生的表戴在女生的手腕上总归大了些,林泽把扣眼扣到最后一个孔才刚刚合适。

叶梓没有戴表的习惯,戴着还挺新鲜:“刚好我有回礼。”

翻开扉页,恣意又不显得凌乱的字迹映入眼帘,跟她本人很像。

“……

‘一个文艺工作者、一个作家、一个演员的口味最好杂一点,从北京的豆汁到广东的龙虱都尝尝。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四川话、苏州话、扬州话。否则,是个损失。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你准备要到很多学子都很向往的城市和学校进行学习。看到这段我总会想,不知道你回来的时候会不会带着点北京口音?或者学会一点别的地方方言?再或者,直接去人家厨房里偷师学艺,回来以后对比一下咱们这跟那的食物有什么区别……”

林泽脸上有些掩饰不住的笑意,总觉得她比自己还要期待他在北京的学习和生活。

“总之,这次分别并不是什么大事。你作为‘先遣部队’去探探路,等我方准备充足,明年跟你一同前往探索!”

林泽拿出笔,在这段话下面写下几个字:

“林泽收到。”

……

叶梓总能在每周末放学的时候收到99+的消息。

班群里的、小伙伴的……还有林泽的。周末半休下课她拿到手机总要像皇帝一样批个把小时奏折,把消息一条条看过去、回复过去才算完。朋友圈的也趣事一堆,她也忍不住挨个去点赞。

总觉得会被共同好友揍一顿。

但当代通讯的即时性让她的回复显得有些多余,特别是回复林泽的消息时。事情过了好几天再回复已经过了分享的劲,不知道他会不会也这样觉得。

班群里可热闹。这会儿大学生正军训,个个叫苦不迭:“好晒……又热又晒。”

杨萌欣他们学校很大,去操场集合还得骑车去,现在正上演校园车争霸赛。

叶梓想起什么,私聊戳戳林泽:“我记得你说你不会骑车,平常怎么办?”

林泽有些庆幸又有些可惜地告诉她:“没关系,我们学校很小。”

“西安这边下雨,天很阴,我们停训了。”

小翁叹气:“那不是雨,那是我无尽的思念——你们毕业后我的天空就没亮过。”

“小翁还是熟悉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