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疑云(1 / 2)

“当今太后娘娘和先皇后娘娘,都是文氏的女儿。文氏最不缺的便是女儿,我朝历代皇后也多是文氏所出,文氏嫡支的女儿便是以皇后的标准养着的,就算是文氏旁支的女儿,嫁的也多是高官厚爵,从没有出现像我阿母这样愚笨的文氏女儿。”

夏侯繁音顿了顿,又继续说道:

“阿母喜欢上阿父的时候,阿父还是一个渐渐没落的国公府世子,阿父出征之前,阿母怕他回不来,执意与他拜天地,后来阿父出征,这件事情被我外祖家知道了,硬要阿母与阿父和离,只是那时也迟了,因为阿母已经怀了我,外祖家自觉丢脸,便与阿母断绝了关系,即使是我阿父后来将国公府撑了起来,外祖家也没有再与阿母有过联系。”

夏侯繁音淡淡道。

“当今皇后不是公孙氏么?皇上难道还有过一个皇后吗?”

江幼宜打断道。

“皇上还是太子的时候,太子妃便是文氏,只是皇上还未登基之前她便重病身亡了,连带着肚子里八个月大的胎儿也没保全,一同随着文氏去了,皇上登基之后便追封了文氏为和惠先皇后。”

很显然夏侯繁音对这些皇室中事了解的更多。

江幼宜此时却想起了另外一件事。

——上一世五王夺嫡,周瑾川这个摄政王有太后与整个文氏作后路,没理由当不成皇太弟,为何最后太子之位会让区区襄王夺了去?而周瑾川这个摄政王自夺嫡结束之后便消失的彻底,他又去哪里了?上一世襄王这东宫之位为何会来的如此顺利?

这些疑问像一个个未解的谜团,扎进了江幼宜的心中,冗杂又混乱的事情填满了江幼宜脑海,她一时理不清他们这些上一世被灭了门的家族在这场夺嫡之争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马车上备着一个小泥炉,泥炉里燃着一道细小的火苗,炉上烧着的茶壶口冒着一丝悠长的烟雾,在马车里晃晃悠悠地往上飘散着,茶壶盖子被水蒸气顶着,发出“咔哒咔哒”的声响。

夏侯繁音还在说。

“……母亲生前便说当年她在街上救下卖身葬父的窦氏有多可怜,可据我这两辈子的观察,窦氏可不像是一个简单的人物,我怀疑她身上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姐姐可有头绪?”

江幼宜顺着她的话问道。

夏侯繁音摇了摇头:“没有,窦氏太谨慎了,我跟踪了她很久,始终一点线索都没有。”

“窦这个姓氏倒是少见,姐姐莫急,待我回府问问祖母,看看有没有头绪。”

既是打定主意要与夏侯繁音合作,江幼宜便对夏侯繁音说的这些上心了许多,她安慰道。

“那我便先谢过妹妹了。对了妹妹,我听说曜王爷过几日要在青鸾居设宴,特特邀请了你与翰林学士家的公孙公子?”

夏侯繁音朝她笑笑,随即问道。

“……是。”

江幼宜将自己中秋去参加诗会回来发生的事跟夏侯繁音说了一通,又将周瑾川在朝堂上给大臣们说的给她解释了一遍。

“哦原来是这样。”

夏侯繁音抬臂拨弄了一下车帘,轻笑。

“……可是有什么不妥?”

江幼宜见她笑得不怀好意,沉默了一瞬,问道。

“没事,挺好的,传言曜王爷不喜多管闲事,他却三番五次救了妹妹,想来应是对妹妹有所不同的。”

夏侯繁音道。

“姐姐可莫要打趣我,曜王贵为王爷,要什么好人家的女儿没有,幼宜实在不是良配,这样的话姐姐以后还是莫要多说了,妹妹惜命的紧。”

江幼宜大惊失色,连连拒绝道。

夏侯繁音挑了挑眉,没多说什么。

与夏侯繁音小谈了近半个时辰,江幼宜这才起身告辞,眼看着时间不早了,夏侯繁音也没留她,只将自己身上佩戴的玉佩给了她,道:“这玉佩妹妹留着,若是想找我,便拿着它到聚颜阁去给掌柜的看,她会带你找到我的。”

聚颜阁便是上一次江幼宜买胭脂的那个铺子。

江幼宜离开不多时,便有一人上了马车,夏侯繁音似乎并不意外会在此处见到此人,朝他笑了笑,提着茶壶给那人也添了一杯茶。

……

曜王在青鸾居设宴,青鸾居的掌柜自是提起了十分精神来招待这尊大佛,许多的达官显贵也在明里暗里地关注着这场宴席,毕竟在他放出去的消息里,这场宴席可是为了感谢江家三姑娘和公孙公子的救命之恩特地办的。

九月初一这日,江幼宜早早便起来梳洗打扮,她今日选了一身颜色明艳的衣裙,双儿一双巧手替她挽了一个灵蛇髻,再搭上一副莹润低调的东珠耳坠,整个人少了几分平日里的俏皮,多了几分知书达理的气质。

眼看着快到赴约的时辰,紫微殿却派人来请江暮渊,说是昨夜观测到了五十年难见的天象,闻人先生让他过去一趟,江暮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