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兵不厌诈(1 / 2)

林杞之下 一念长乐 1147 字 15天前

然而,正是在这混乱之中,李怀安和杨文瑞凭借着他们的智慧和勇气,逐渐占据了上风。

谢蓝玉找准时机,迅速冲进混乱之中,一举将哈德牧制服。

谢蓝玉冷静而果断地回应道:“哈德牧,你败了,兵不厌诈,带他们回去。”

她的声音坚定而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自信和威严。

哈德牧虽然心有不甘,但在谢蓝玉的强势面前,他不得不暂时妥协。

他咬牙切齿地道:“我没输,是你们三个狡诈。”

然而,谢蓝玉并不在意他的抱怨和指责,她微笑着道:“哈德牧,每年如此交战,你的心思我岂会不知。现在我给你一个机会,回去说服你父亲放弃武力,转而寻求通商,我便答应与你们部落建立贸易关系。”

哈德牧听到这个提议,惊愕之余也不禁感到一丝希望。

他瞪大了眼睛看着谢蓝玉,仿佛看到了一个新的可能性。

他问道:“真的?你真的愿意与我们通商?”谢蓝玉坚定地点头,道:“我给你七日时间,我在陇城等你,共商大计。这平安扣你拿着,作为信物。”

说罢,她将手中的平安扣扔给哈德牧,随后与李怀安、杨文瑞一同策马离去,留下风中凌乱的哈德牧。

平安扣虽然看似普通,但在这个特定的时刻,它却成为连接两个部落、开启和平通商之路的关键信物。

在返回军营的路上,杨文瑞对谢蓝玉的决定表示担忧:“蓝玉,留下那平安扣,会否引来麻烦?”

然而,谢蓝玉却淡然一笑,解释道:“无妨,这平安扣不过是紫衣在街头随手买的小玩意儿,我不过是加了个小坠子作为标识罢了。”

她的话语中透露出自信和从容,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李怀安对平安扣的来历感到好奇:“是紫烟加的小坠子吗?”

谢蓝玉点头确认:“正是,紫烟总喜欢捣鼓这些小玩意儿,这个平安扣在她眼里,也不过是寻常物件。”

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紫烟的宠爱和信任。

林怀安又提出了一个实际问题:“那哈德牧会回来吗?”

谢蓝玉信心满满地回答:“他会的,通商一直是他的心愿,只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时机提出。此次虽败,但对他来说,也是个契机。”

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哈德牧的了解,仿佛已经看到了通商之路的曙光。

杨文瑞摇头笑道:“每次交锋,我们都将他逼至绝境,哪还有余地讨论其他。”

然而,谢蓝玉却认为:“正是因为我们的强势,才让他看到了通商的可能性。他知道,只有与我们合作,才能实现他的心愿。”

她的话语中透露出深刻的洞察力和智慧。

杨文瑞点头表示理解,却仍然担忧道:“蓝玉,你如何知道他的心思?是否在他们身边安插了眼线?”

然而,谢蓝玉却轻描淡写地道:“眼线倒没有,只是从近几次的情报中,我察觉了他的意图。他落马之际,曾提及过通商的愿望。”

她的话语中透露出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杨文瑞回忆道:“我当时离得较远,还以为他又在辱骂我们。”

谢蓝玉继续解释道:“他确实想要骂人,但我的话语让他住了口。他或许未曾料到,我会接纳他的提议。”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局势的掌控和自信。

李怀安也赞同道:“此次若能成功通商,真可谓是瞌睡了来枕头,对我们大有益处。”

然而,杨文瑞却皱眉道:“从我们的原计划来看,确实有利。但对那些不知情的将领来说,或许会引起一番争论。”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局势的担忧和顾虑。

谢蓝玉点头表示理解,目光远眺军营。

李淮安不解地问:“文瑞,你为何如此认为?”

杨文瑞解释道:“通商之事,仅有我们三人知晓,其他将领还一无所知。”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局势的清醒认识和分析。

李怀安叹了口气:“回去后,又是一场唇枪舌剑。”

然而,谢蓝玉却提议道:“文瑞,你我演一出双簧,你来唱红脸,我唱白脸,如何?”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局势的掌控和自信。

李怀安怀着满腔热血,不禁好奇地问道:“那我呢?我能做些什么?”他渴望在即将到来的变革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军营、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杨文瑞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平静地说:“你只需适时添火,就像我们初次听闻通商时那样。”

李怀安点头,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明白,在关键时刻,自己需要保持冷静与坚定,为他俩提供有力的支持。

于是,他追问道:“那么,训练还能继续吗?”

他深知,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战斗技能,才能更好地保卫家园、守护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