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这与强盗有什么区别?(1 / 2)

果不其然,姜瑶刚步入丞相府的大堂,姜文聪一家便神情恼怒地紧盯着她。

姜蓉更像是情绪崩溃了一般,对着姜瑶就大吼道:

“姜瑶,是不是你?你早就知道我们家有存粮,是你把我们家的粮食都盗走了,是不是?”

赵祈安在姜瑶身后,看着姜蓉这模样,不由得眉头一皱,姜瑶说的看戏就是来看这疯婆子表演?

这算什么好戏,这疯婆子他是恨不得离她远远的。

他此刻是无比庆幸当初下水救错了人,让他可以将计就计把婚约改到了姜瑶头上。

若是要让他娶这个疯婆子,估计他也会疯了吧。

实质上并不是姜蓉疯了,而是姜蓉内心是真的恐慌。

原本她以为哪怕她和姜瑶都重生了,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没法改变的。

就如同未嫁从父、出嫁从夫的铁律一般,是这个世上所有女子不可抗拒的命运。

所以,她以为只要她夺了姜瑶的姻缘,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到她上辈子的一切,从此替代她登上后位,成为大赵的皇后。

她以为姜瑶只能如她上辈子一般,默默接受世俗的束缚,只能在闺中待嫁,然后循着她上辈子的轨迹日日独守空房,最后再被赵祈安无情地抛弃。

然而从春日宴开始所发生的一切,无不在说明她错了。

得知要前往行宫时,她就隐约觉得不安,但她依然觉得四皇子登基为帝、天灾人祸这些都是不可逆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哪怕入住行宫后,她依然还是沾沾自喜,只想着向姜瑶要回她上辈子的嫁妆。

直至入住的第二天,皇室突然告知因为粮食准备不足,原本的三餐供应变成了小份量的两餐供应,再加从奴仆口中得知的十五日预言以及突然前来的陆家军船,这些都是她上辈子统统没有经历的。

这才让她才意识到历史发展似乎并不是固定的,在她提醒爹爹以及崔家储备粮食的时候,姜瑶必定也安排了姜陆两家应对这次危机。

直至今日随着皇帝回到了姜家山头,看着精神饱满的百姓以及家里空空如也的粮仓,瞬间就验证了她的这些猜测。

也就是说此前所有她以为的仅仅是她以为的,上辈子所发生的一切并不一定会在这辈子再次重现。

这也意味着这辈子赵耀华不一定能成功登基为帝,那么她费尽心思、不惜以妾的身份也要嫁给赵耀华,也不一定能成为皇后。

这个认知让她差点就要疯了,所以才有了姜蓉此刻崩溃的模样。

姜瑶自然不知道姜蓉此刻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更不知道她应对洪灾的连番作为差点就把姜蓉给逼疯了。

姜瑶此刻却是没有理会她,反而是堆起了一副懵懂不安的表情看向赵贤麟,行礼后,才疑惑道:

“皇上让李公公把我请来,不会是听信了妹妹的话,以为我们姜家真的贪墨了丞相府的粮食吧?”

赵祈安则没有那么好的脾气了,冷哼一声道:“这人不会是有病的吧?这恶意造谣,会判罪吗?”

赵贤麟有点意外邪医竟然会跟随着姜瑶前来,也顾不上去盘问姜瑶,立即对着邪医就客气道:“邪医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赵祈安摆着邪医的身份,自然就不会理会赵贤麟的客套话,反而是继续嘲笑道:“若不能判罪的话,要不我帮帮你?”

邪医丝毫不给面子的话顿时让赵贤麟一阵尴尬,姜蓉也瞬间脸色一僵,虽然邪医的本事让她害怕,但不甘心依然占据了上风,她立即就反驳道:

“我没有造谣,就是姜瑶把我们家的粮食给盗了。

“我们一家此前都去了行宫,只有书院里的人留在了这里,姜家大房又距离我们丞相府这么近,必定是他们盗了我们的粮食。

“否则仅靠书院里的那些穷书生,又怎么能支撑这么久?

“大家看看今日在书院的那些书生们,哪里有受饥挨饿的模样?”

姜蓉这话自然也问出了大家的心声,虽然姜瑶说的理由是那些百姓自给自足,书院又因大批寒门子弟离去而囤了粮食。

但书院先生学子这么多,他们这批前往行宫的皇室官员有钱有势,也不过是囤了十天的粮食。

更何况发大水前,帝都的粮食价格可以贵得惊人,姜家向来又是清廉的,哪里有这么多钱买超过半个月的粮食?

除非是云麓书院早有准备,提前就与姜文博有联络,早就知道了暴雨会持续十五天的预言。

若是如此,姜家就是知情不报了,连累他们整个帝都都陷入到洪灾之中,那可是大罪。

方才在书院内被姜瑶给忽悠住了,回头想想也就觉得似乎不太合理,所以赵贤麟才会让姜瑶前来问清楚。

姜瑶看着赵贤麟默不吭声的模样,就知道他是相信姜蓉的话,又或者说是不信她方才在书院的那番解释。

赵贤麟特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