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他心疼她(1 / 2)

当初的姜梨,只以为命运早已注定,无法更改,她必须坚守自己的选择,无论前路如何崎岖。

对于顾羡之,她从未敢有过过多的期待,他们的身份差距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让她只能保持一份清醒的自知之明。

可重活一世,她再迟钝,也隐隐约约明白顾羡之的用心。

他,始终在默默地关注着她,他对她的关心与照顾,都是出自内心的真挚。

她成亲后的那三年,顾羡之一直在外游历,行踪不定。

前世,许诚明归来后,尽管顾羡之正深陷外甥惨死的悲痛中,自顾不暇,但他仍旧数次寻访姜梨。他嘱咐她留心许诚明的动向,可那时的姜梨却对顾羡之心存疑忌,始终与他保持着距离,对他的告诫置若罔闻。

直至最后一次会面,许诚明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她为了自证清白,刺了顾羡之一刀,差点让他命丧当场。

后来,顾羡之离开了京城,前往封地。

而姜梨,直到生命的尽头,都未曾再与他相见。

如今回想起来,姜梨心中五味杂陈。

那些过往的画面在脑海中一一浮现,却又如同镜花水月般遥不可及。她无法再去改变什么,只能将这些记忆深埋心底,成为她生命中无法抹去的痕迹。

此刻,当姜梨再度面对顾羡之,她心中所浮现的,大多是那份沉甸甸的愧疚。

她的仇怨,她必须亲自去清算,她不能拉着顾羡之与她一同坠入那无尽的黑暗。

顾羡之始终凝视着姜梨,他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她眸底流淌的无奈与哀伤,如同一股寒流,穿透他的心房。

他无法忘记,那个曾经披着他的外衣,手捧杏花枝,向他露出灿烂笑容的小女孩。

那些记忆如同璀璨的星光,永远闪烁在他的心间。

此刻,两人各自沉浸在各自的思绪中,窗外的风景仿佛也成为了他们情感的见证者,默默地聆听着他们的心语。

在他的记忆深处,永远镌刻着那个画面:一个少女,披着他的外衣,手中递来一支杏花枝,她的笑容灿烂如花,明媚而动人。

那时的她,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热烈而奔放,笑声、哭声、闹声都显得那么真实而动人。

然而,时光荏苒,那个曾经活泼开朗的少女,如今却仿佛被无形的压力所束缚,她的天性被生生地压抑住,让人心疼。

“只要你需要,你都可以来找我。”顾羡之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是一种承诺,一种深深的承诺。

他想,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承诺,更是他内心深处对她的感激和牵挂。

当初他身陷险境,是她伸出援手,救他于危难之中。

那份恩情,他永远铭记在心。

也许他们之间的感情并非情爱,但却有着更为深厚的情义。

这份情义,如同那枝杏花,虽然朴实无华,但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让人心醉神迷。

欠下的,他一定会还。

这是他的原则,也是他的信念。

他会守护她,直到她重新找回那个热烈、生动活泼、爱哭爱笑爱闹的自己。

姜梨缓缓地抬起眼眸,清澈的目光落在了顾羡之的脸上。

他的话语,如同沉甸甸的巨石,落在她心底,让她的愧疚感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

她真的欠他太多了,这份情,这份恩,她该如何偿还?

正当她陷入沉思,琢磨着如何回应他的深情时,青瓷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她手捧着一个稍大的盒子,步伐轻盈地走了进来。

盒子被轻轻放在了桌子上,恰巧横亘在姜梨和顾羡之之间,仿佛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

青瓷对此一无所知,她并不了解顾羡之和姜梨之间的纠葛和情愫。

在她看来,他们只是早已相识的旧友,并无其他。

然而,正是这份纯真与无知,让她在这个微妙的时刻,无意间打破了两人之间微妙的平衡。

“玉雕已经取来了。”青瓷轻声说道,她轻轻地揭开了盒子上方的盖子,露出里面璀璨的玉雕,向顾羡之展示,“顾公子,请您过目,这便是您要的凤凰游。”

姜梨的视线也随之落在那玉雕之上。

那玉雕犹如活物一般,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瞬就要展翅高飞。

凤凰台上,众鸟之王翱翔天际,其姿其态,尽显王者风范。

玉雕雕工精细,每一处都透露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整体气势恢宏,令人震撼。

顾羡之的目光在玉雕上流转,他微微点头,赞道:“果真是极品,青瓷,你辛苦了。”

青瓷闻言,连忙摆手,轻声道:“顾公子言重了,能为公子办事,是青瓷的荣幸,何来辛苦之说。”

在生意场上,谁也不愿意尝到亏损的滋味,青瓷深知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