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求助顾九思(1 / 2)

重启端华 是涤烦子 1064 字 12天前

“朝廷拨的银子不够用吗?捐钱的人多吗?”

“嗨~老婆子我怎么知道朝廷拨了多少银子,捐钱的人不少,还是善心的人多,有人想去济慈院捐钱,奈何人家不收!”

“济慈院是什么地方?”太子好奇问道。

“公子您到底是做什么的?您要做什么?

太子见婆子升起戒备之心,让小夏子给了婆子一锭银子。婆子笑呵呵的放在嘴角咬了一口,笑的脸上的褶子都挤在一起。

“嗨~那济慈院是谷元昌的东家办的,那东家真是大手笔呀,不光管吃管住,还教读书识字,就连那可怜的姑娘们都教女工刺绣!也不知道那谷元昌的东家怎么那么多钱,花花不完呢!”

听到这太子,在看这这个院子里破衣烂衫的孩子们,抬脚不等婆子说什么就出去了。

太子让小夏子打听了济慈院的位置,一同去了,看到院子的牌匾却是同心书院。拉住一个出来的男孩子便问道:“小哥,请问这是济慈院吗?”

清瘦的男孩,身上却干净整洁,看到太子问话,便抱拳作揖:“这位公子,这里正是济慈院。”

“我看挂的牌子怎么是同心书院?”

“我们东家说,济慈院不好,同心书院好,便叫改了!公子可是寻人。我带您进去。”男孩彬彬有礼。

太子让小夏子拿了银子,递给男孩,男孩看到银子,后退一步说道:“多谢公子,我在同心书院,能吃饱穿暖,用不到银子,您给有的人吧!”

“你叫什么,去做什么?”

“在下姓杜,名齐修,今日夫子留的功课已经完成,去粮行帮忙!”

太子看着眼前的男孩,满意的点点头,由他引着进了院子,正好看到一个蓄胡子的中年男子,男孩恭敬行礼:“夫子,这位公子来寻人,我看到了,便引着进来。”

转头对太子说道:“公子,这是书院的唐先生,您要寻人,可跟唐先生细说!”

“夫子,学生退下了!”齐修作揖退下之后,唐先生看着齐修的身影,满意的笑的开心,这可是这批孩子当中资质最好的!

“这位公子,要寻什么人?”唐先生开口问道!

“这里的孩子,做完功课,还要去做工吗?”太子没有回答唐先生寻人的问题,本来就是借口而已!

“这都是学生们自愿的,东家说了,让他们好好读书,这个学生年岁大,学起来,不费劲,有多余的时间,便自发的去帮帮忙!有的学生,脑子灵光,打的一手好算盘,也去粮仓,也能锻炼他们!”唐先生得意的拿了把扇子晃悠,也不管是不是用扇子的季节!

太子心里惊呆了,还能这样吗?

太子深深鞠躬说道:“先生能带我转转吗?”

唐先生也是见过大人物的,一看到这个公子,就知道身份不凡,便应下了。

引着太子在院子里逛着,映入眼帘的是,有的孩子洒扫院子,有的孩子晾晒衣物,麻布的衣服,干净整洁,眼神清亮,笑声爽朗,一点也不像孤儿的状态!

有的孩子碰到他们,还停下来向唐先生行礼!

唐先生开口说道:“公子不是平洲本地人吧!”

“是的先生,我来自京城,听说朝廷办了育婴堂,我过来看看!”

“嗯是,朝廷育婴堂办的实实在在的大好事!”唐先生说完还向京城方向抱了抱拳!

“我~觉得,不好,还没有~这济慈院办的好!”

“公子说错了,这里不是济慈院,这是同心学堂!”唐先生意味深长的说道:“东家倾全力只能办个学堂,朝廷的育婴堂是实实在在为孤儿办的,这样一个举动,能让多少孤儿活下去!”

太子深思不语,唐先生继续说道:“全国只有一个同心学堂,可是能有无数个育婴堂,朝廷的一个政令是功在千秋!”

唐先生的话,是真心话,继而开口:“经历这样的大灾,逝者如斯夫,生者长已矣。如此甚好!”

太子鼻子酸了,弯腰向唐先生作揖行礼:晚辈受教,多谢先生指教!”

太子从同心书院出来,看着牌匾,抬脚去了府衙,找到新提拔的魏知府,亮明身份,跟他细细商量,育婴堂所存在的问题,跟解决的方法!

一是要设立正使、副使要相互监督,不至于一人独大,克扣贪污!

二是外界的捐款,要专款专用,直接对接到每个孩子身上!

三是要设置独立的财务,除去朝廷拨款,外界捐款,地方财政每年要拿出一定的份额,请来教书先生来关照这些孩子,直至他们长大成人!

刚上来的魏知府,也是新官上任,想做出政绩,拍着胸脯保证,把此事已已落实好!

太子做完这一切之后心满意足的睡了一个好觉,忘了跟清如发生的不愉快!

他没有明说,柳巡抚应该把大皇兄的问题,上折子告知父皇了,父皇不知道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