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大婚(1 / 2)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婚期转眼即至。

苏府给谢行歌也备了嫁妆,这也是沾了安国公府的光,严淑慧这才肯依礼制而行。

嫁妆倒也看得过眼。

婚礼当天,谢行歌半夜被拖起来梳妆,春桃伺候她梳洗时,她还迷迷瞪瞪。

新嫁娘一般都是母亲帮着梳头,带着母亲的祝愿,将来在婆家能够得公婆和相公欢喜,将来和和满满,儿孙满堂。

可时辰已经过了,严淑慧还未出现在谢行歌房内,春桃、夏荷和陈嬷嬷都有些着急,眼看着再不梳妆便要错过吉时。

春桃已经过去请,严淑慧说一会儿便来。

过了半个时辰,依旧没看到严淑慧的身影。

女儿家出嫁,没有母亲梳头不是个好兆头,陈嬷嬷又亲自过去。

片刻,陈嬷嬷一个人回来。

严淑慧依旧没来。

陈嬷嬷一脸愁容,胆怯地开口:“小姐,夫人看来是不会来了。这事按理老奴是万万不敢的,但如今夫人……老奴从小便跟着大夫人的,看着小姐长大,若是小姐不嫌弃,不如……今日,老奴斗胆……”

话未说完,外间丫头便跑进来,说将军府的妇人来了。

谢行歌赶紧起身,开门便看见王嫣儿走过来。

“婶婶。”谢行歌心里的委屈再也藏不住。

“今日是你大喜之日,该开心才是,怎么还哭鼻子呢。”

“来,婶婶给你梳头,可好?”

“婶婶,你怎么……”谢行歌声音有些哽咽。

王嫣儿不再是从前那般素雅打扮,而是穿着浅蓝色蜀锦衣裙,头上带着只红宝石金凤簪,暖暖笑着缓缓走近,接过了陈嬷嬷手里的梳子,“今日青青大喜,便由我来给你梳头,可好。”

谢行歌含泪,说不出囫囵话来,只重重点头,说了个“好”。

王嫣儿拿着檀木书,轻轻撩起谢行歌的秀发,一面梳,一面念念有词:

“一梳梳到头,夫妻携手到白头;

二梳梳到尾,夫妻和睦不吵嘴;

三梳多子多寿,四梳和和美美。”

之后,王嫣儿又和丫鬟一起,帮她戴好钗鬟、盖上盖头。

沈澈给的定情玉佩和一只红彤彤的苹果递过来,她攥着。

背她上轿的人也是王嫣儿带来的,谢行歌感觉有些熟悉,却不知道是谁。

轿子一颠一颠,颠得谢行歌有些头晕,之后又懵懵懂懂在身边人的搀扶下,下轿过火盆,行礼拜天地等,直到坐在洞房喜床上时,她才慢慢找回一丝神智。

肚子饿得咕噜响,头上戴着的饰物沉甸甸,那喜帕又遮挡住视线,不能看不能动,那时光便格外漫长。

喜房里安安静静,前院却热闹非凡。

因新郎官身体缘故,少了向亲朋好友的敬酒接受道贺的环节,但婚礼却依旧隆重盛大,连圣上都亲自来了。

隆庆帝坐在首座,长公主、安国公夫妇分列两旁。他端着酒杯,一饮而尽,哈哈哈笑得开怀。众人也都赶紧跟着满饮一杯。

“今日安国公大喜,朕也很开心。诸位,尽情开怀畅饮,朕乏了,就先回宫。”

大家纷纷跪下,嘴里喊着:“恭送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隆庆帝上了龙辇,嘴边的笑容仍是收不住。

身旁的韦公公跟着开心,嗓音尖细却温和悦耳,“圣上总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隆庆帝感叹:“是啊,朕总算是不负皇祖母所托,给澈儿赐了一桩姑姑满意的婚事,不容易啊。”

他哈哈大笑,继续说:“朕这个姑姑,要求极高,这么多大家闺秀都看不上,却偏偏看上了苏家姑娘。”

和公公:“长公主眼光好着呢,这新夫人,奴才瞧着不错,听说还是个练家子,身子骨定然强健。将来那小世子,身子骨铁定也是一等一的好。”

隆庆帝被这么一点,也顿时眉开雾散,“姑姑约莫就是这么想。”

他想到从前那几次不愉快赐婚,差点让他颜面无存,如今,可算解决了。

只是那姑娘的名声,他也不是没有听说,想到这,便收起笑容,叹息了一声,似自言自语:“只要本性不坏,今后便慢慢调教吧。”

热闹还在继续,宴席正进行到高潮。

王嫣儿坐在夫人席那处,旁边几位夫人正说话。

她不常出来走动,与盛京夫人都不熟稔,话本就不多,又不喜欢掺和她们的闲言八卦,简单吃了些饭菜,便起身告辞。

赵静婉正在这边招呼女眷,她早早便看到了王嫣儿,眼神中闪过冷意,但很快便掩盖住了,又像没事人一样招呼大家。

只是王嫣儿走的时候,她装作没看见。

苏尧光和前院官员们在一起,接受着大家的祝福,笑得满面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