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危急(1 / 2)

六月,将军来护儿率领水军,打算从东莱入海,前往平壤城,部队还未出发。杨玄感无法号令众人,于是派家奴装作使者,从东方来,谎称来护儿因失军期而造反。杨玄感于是进军黎阳县,关闭城门,大搜男户。并是用帆布作牟甲,设置官署,都按开皇年间的办法来办,又送文书到周围的州郡,以讨伐来护儿为名,让他们发兵,到粮仓所在地相会。

李密自长安应召至军中,为杨玄感出谋划策。杨玄感以东光县尉元务本为黎州刺史,赵怀义为卫州刺史,河内郡主簿唐祎为怀州刺史,部众近万人。李密认为:北据幽州,断隋帝后路,为上策;西入长安,控制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为中策;就近攻洛阳,胜负难测,为下策。

杨玄感却以下策为上计,打算引兵从汲郡(今河南淇县东)渡河,围攻东都洛阳。唐祎到了河内,跑到东都报告杨玄感谋反之事。越王杨侗、民部尚书樊子盖很害怕,调兵防御。修武县百姓一起守住临清关,杨玄感无法过河,于是在汲郡南渡黄河,随之叛乱的人有很多,犹如街市一般。

消息早已传入东都洛阳,洛阳城内人心惶惶乱成一片,崔天师家内自也难以幸免,崔天师急忙向何必请教,想要随着众人逃离洛阳,让何必给占个吉凶。何必先就查了历史,知晓杨玄感必败,道:“公子不用担心,杨玄感闹得虽凶,但洛阳城固若金汤,周边勤王救驾的军队也不少,况且当今天子还领着精兵在高丽征战,未曾班师,听闻此消息回来后胜负可知。”

“那仙师的意思是哪里也不用去,就在洛阳守着?”崔天师狐疑的问道。

“正是。”何必点头道:“不过非常时期,贵府加强警戒避免被人趁火打劫就是,切不可与叛军有任何交集。”

崔天师听了咬了咬牙道:“好,我听仙师你的话就是。”

东都皇宫内也是同样的人心惶惶,只是有萧皇后在后宫坐镇,倒也起了几分作用,虽然杨玄感叛乱围城之事早已在后宫内传开,但面子上的工作还在继续,没有惊慌到弃宫而逃的地步,不过私下里不要说各院嫔妃了,就连宫女太监都开始悄悄的私藏宫内物件,能偷则偷能拿则拿,为日后跑路做准备。

李慧趁乱先下手为强,将自己早先就惦记着的几处夜明珠,神不知鬼不觉的偷了出来。反倒是柳琼花还是那般性子,即不争也不抢,人淡如菊的面对着这一切,也是出于对李慧的绝对信任,知道杨玄感的叛乱迟早会平息,所以并不焦急。

又听了李慧的建议,装出一副与隋帝共患难的样子,率先将自己的金银首饰当着萧皇后的面捐了出来,做为劳军之用,先给自己博了个好名声。

此时杨玄感已经驻兵于上春门,人数达到了十几万。樊子盖命令河南赞治裴弘策抵抗,裴弘策战败。鏶、洛的父老乡亲们竞相送牛送酒,慰劳杨玄感。杨玄感屯兵于尚书省,向众人发誓说:“我身为上柱国,家里黄金巨万,到了既富且贵的地步,我一无所求。现在我不顾破家灭族,只是为了能给天下人解倒悬之急,拯救黎民百姓的性命罢了。”众人听了都很高兴,到他军门请求效力的,每天都有数千人。杨玄感还给樊子盖写信,说明利害关系,希望樊子盖能归顺于他,然后率军进逼东都洛阳。

刑部尚书卫玄,率众几万,从关中来援救洛阳。卫玄用步兵、骑兵二万,渡过鏶、涧来挑战,杨玄感假装失败。卫玄追赶他,这时杨玄感的伏兵冲了出来,卫玄的前军全被消灭。几天后,卫玄又与杨玄感交战,两军刚交战,杨玄感就让人大呼道:“官军已经捉住了杨玄感了!”卫玄军稍稍松懈下来,杨玄感与几千骑兵乘机进攻,卫玄军于是大败,只带了八千人逃走。

消息传来,东都更是大乱,虽然东都早已戒严,不允许百姓随便进出,但东都权贵们还是想方设法的偷偷从东都逃离,每天跟着权贵们逃离东都的不下数百人。崔天师眼见着身旁的豪门望族一个个的都往外跑,实在是也坐不住了,忙又请了何必过来道:“我听闻杨玄感此人,骁勇力大,每次作战,都亲自挥舞长矛,身先士卒,呼叫叱咤,敌众莫不震骇。被人比作当世项羽。又善于安抚、带领部队,士兵都乐意为他拚死效力,战无不胜。这样的人难道不会胜吗?”

何必见到崔天师脸上的焦急和疑惑,于是笑着说道:“方才公子自己也道时人呼其为当世项羽,那项羽最后是什么下场呢?还不是兵败被杀,所以公子完全可以不必心焦,静观局势变化就好,若盲目的往外跑,反倒容易被外面的叛军和匪众劫掠,丢了性命。”

崔天师听了仔细想了想好像也是这个理,于是重又定下心来,在洛阳枯等。

杨玄感得势的消息皇宫大内之中也很快就知道了,之前皇宫中还只能说是暗流涌动,想逃跑的人固然多,但贪恋皇宫中荣华富贵的人也不少,这么一来,只要不是大厦将倾,都还能忍耐着继续待下去,可现在眼瞅着就要打进洛阳城了,有那惜身怕命的宫女太监们就先忍不住偷偷的跑路了起来。

萧皇后知道后,一怒之下就下了封宫令,没有萧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