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村屠灭(1 / 2)

却说西汉景帝年间,“三茅”在北山修道济民,这“三茅”披星戴月,采药炼丹,风餐露宿,济世救人,历经千余年,然后自成道统,继而又分出上、中、下三茅。

有宋一朝,崇道抑佛,宋理宗淳佑年间,“三茅”中人提出“道分南北,茅不分上下”,“三茅”分久亦合,被称为“茅山宗”。

也就是在理宗年间,一名叫赵蛰的人拜身茅山宗门下,炼丹修行,这人是个道法天才,入门不多时,门内秘术,无有不精。

后来却不知赵蛰从哪里得了一些邪门的秘法,竟将其与“茅山术”共修,“茅山宗”发现后,自是不允,那一代茅山掌教亲自用了秘术,除了赵蛰“法慧”和“道根”,逐出宗门。

除去“法慧”和“道根”后再难修行,本以为是清理门户,哪成想赵蛰被逐出宗门后怀恨在心,干脆舍弃道门正法,一心报复,专修邪毒之术,最终竟让他独辟蹊径,自成一脉,修炼出一套被称为“阴山法”的法术。

“阴山法”修炼方法与茅山术完全相反,茅山术斩鬼除妖,“阴山法”便养鬼供魔;茅山术修庙祈神,“阴山法”便建观奉鬼,“阴山法”几乎每一个法术都与茅山术作对。

虽然茅山宗后来一旦发现有修炼“阴山法”者,必定斩草除根,但其却传承不断,又因“阴山法”第一代法主出身“茅山宗”,为免落人口实,宗内人等对此秘而不宣。

直到明末,“茅山宗”出了一位高人,遍观历代曾现世的“阴山法”,发明了一套专门针对他的数术,并记述成录,在宗内流传,这本书的名字叫《奎星食鬼录》,并发明了一种物件,这物件叫乾坤谱,是一个四方体,可以上下左右转动。再讲直白一点,是个类似于二阶魔方的东西,每面4个方格,一共6面,总共是24个小方格,每个小方格上刻着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中的一个字,代表八卦,每卦重复三次。

这东西呢,其实是给道门里面的道童益智启蒙用的,小道童拿着乾坤谱上下翻飞,左右转动,便是熟悉心卦的一个法门,这种转动乾坤谱的算法,还有一个说辞,叫“运转乾坤”。据说是这门技艺纯熟了,可以连乾坤谱也不用,只靠五只手指掐指算沙,便可一掌算尽天势人运,正所谓“如若了然乾坤事,阴阳尽在一掌中”。

阴山法中有叫魂、锁魂、搜魂、驱魂等法,以攻击性法为主,所请的皆是阴兵阴将,并利用骷髅来祭炼施法,被施术者会整天魂不守舍、身体不适、生病,而导致自杀或出意外死亡。

阴山法脉,曾盛行于湘西,福建浙江等地。一般称为放阴。现在所见“吾奉阴山老祖敕令”等即为阴山法脉。其法坛供奉请阴山老祖为主,坛设在地下,不可离地

「阴山法」的内容涵盖「迷合、冲开、叫魂、锁魂、驱魂、调魂、招财」等六种法术,这和一般的道法相同,不同的是:利用阴兵阴将及五鬼来驱符办事,是以阴神为主流的派系,所以力道直接而快速。

所用的画符纸,“阴山符”都是以黄纸墨字,或者白纸墨字,很少用“硃砂”。这就是注重“阴”的结果,所使用的神祇一般是阴界的神祇,所以设坛在地面俗称「下坛」,如果没有设坛,就到阴庙或万应公庙作法。

修练此法门多在十五日、破日、邢日之亥、子时画符练兵,取新死不过四十九日之婴孩尸骨。练成童子兵以供己用,又收诸孤魂野鬼练为阴兵。

主祭祀神:阴山老祖、盘古大王、三魔真君、鬼仙大帝、地府王爷、盘古大王、三山九候、五鬼大王、通天教主、狐霄元君、五部阴兵。

而鬼王派被怀疑是最早南传的阴山法分支,以超群的控灵术见长,因可以驱使大量的鬼魂为他效力所以被称为“鬼王”。而其门人也称门派中的宗师为鬼王,然而又因为门人各个心高气傲互相不服,所以毫无组织,法门也都是私传。

这个门派可以说是古代巫术的延伸是一个完全崇尚欲望和享受的教派,先期活动在中国云,贵,川一代,后来被正道所不容转入地下,再加上解放初期打击反动会道门,更加难容于世,转而盛行于东南亚尤其是柬埔寨,如果说世上各种法门之中是否真的有小说中说的邪恶的门派,那可能也只有鬼王派能堪称“邪恶”二字。原因是他们只崇尚欲望和金钱,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修行也全都是采阴补阳的勾当,为了得到钱财滥用法术,不惜夺人性命。全无因果报应的概念,所以他们的弟子大多都全身纹满符咒,供养大量的五鬼护法,只因为担心作孽太多阴灵报复,而且同门长者死后,后辈常常会砍下死者的头颅制作法器和法相,可谓令人发指。

鬼王派本就神秘,能见到他们供奉的鬼王像实属难得,而这又是上千年前的原始鬼王,造型上变异极大,所以李慧之前压根就没有认出,若非老妪特意提出,李慧也不会想到那是鬼王。

“原来真是鬼王啊!”李慧冷笑一声,道:“你也不用搬出鬼王来吓我,今天就算是鬼王亲来,我也照样将它斩了,不怕它来,就怕它不来,你大可在这里念咒祈